财政部针对房屋税基路段率、房屋标准单价等,皆运用初步资料如买卖实价登录资讯、当地成交价评定税基,未来则会运用租屋实价登录资料勾稽房东收入,以达租金收入课税透明化。

在央行四度强化选择性信用管制、内政部实价登录2.0与禁止红单交易、金管会限制第三户以上房贷金流,财政部对囤房大户查税及房地合一2.0等措施多箭齐发下,近期成效显现,5月六都买卖移转栋数2.3万栋约年减8%,建筑与购置住宅贷款成长都趋缓。

不过,财政部高层强调,即使房市降温,但包租公查税措施不会中断,我国将积极追查地下经济税基,至于内政部推动的「公益出租房东」则不会列入查税对象。

财政部去年启动「个人间房屋租赁所得专案查核作业计画」专案查核,首波今年3月完成清查持有十户以上非自住房屋1,703人,补税9,944万元。

财政部现正针对7,700位持有五~十户非自住房屋者启动第二轮专案查核,包括房东帐户金流、满租率、房屋评定现值设算每月租金课税,而查核对象为十户以上者四倍以上,查核时间从半年扩大到两年,预计至2023年12月底。

依房屋税籍统计,我国约有50.2万人持有非自住房屋,亦即潜在包租公。官员表示,待五户以上查核专案完成后,约0.9万名包租公将正式纳管课税,未来只需定期查核即可。

至于剩下49.3万名包租公,财政部有意运用大数据追税。官员指出,财政部未来将评估全面查核持有三~四户以上非自住房屋者必要性,或改以大数据查税。未来若採用大数据,皆以租金市场揭露资讯做为课税依据,藉此勾稽包租公收入,届时税局只会针对异常漏税个案查核,不用全面清查,有效撙节稽徵成本。

业者认为,现在实价登录制度仅限经由仲介业者协助成交租赁案件,才必须申报,相对租屋市场绝大多数仍以房东自行出租为主,房东却没有申报登录义务,以致难以追税。

#查税 #租金 #财政部 #包租公 #查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