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探讨元宇宙和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s,简称NFT)的话题风靡云涌,对元宇宙都存有很大的期待与想像空间,但离现实生活却有些遥远。元宇宙是否会成为数位乌托邦,或因为被过度美化而对人类文明带来负面影响,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

「元宇宙」一词英文metaverse,源自作家尼尔.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其中所描绘一个虚拟实境未来世界的名称。元宇宙目前尚未有明确及统一的定义,唯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透过这个3D虚拟空间,以及VR眼镜、AR眼镜、手机、个人电脑和电子游戏机等装置,可以让虚拟分身代替现实的人或物于各个相连的虚拟世界中畅行,体验「平行世界」的新生活。

元宇宙涵盖广泛,最主要的三个特性是:「数位分身(Avatar) 」、去中心化的「共识性价值体系」、以及「沉浸式体验」。其基础设施和服务内容的产生都是遵循着需求驱动 (demand-driven)的法则,相较于旧有虚拟实境是以供给者为中心,使用者只能选择供给者提供的物件或选项,元宇宙则是以使用者为中心,使用者可以自行开发、制作内容与物件,进行贩售以获取收益,形成特有的数位经济体系。

元宇宙经济是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全球数位市场,是一套高度数位化和智慧化的完整闭环经济体系,一种区块链和智慧合约链结的新经济模式。各个虚拟世界所使用的货币可以相互交换,还可以带回到现实世界中运用,也就是元宇宙与现实世界可能即时互通,紧密联结虚拟与现实两生态。

NFT是元宇宙经济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它是一种在区块链技术下的加密数位凭证,载记着虚拟艺术品或收藏品等数位资产的所有权,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不可分割、可追溯性、永久保存等特点,不仅能够实现数位资产版权确权、去中心化的交易流通,还能对用户提供收藏性、投资性与功能性等等消费价值。所有物项存在都可以NFT为凭,因此NFT的出现对元宇宙的数位内容资产化与数位资产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助益。

但是,现阶段元宇宙在实际应用上仍存在着困顿。除了VR眼镜360度的资料传输效能未达到十分理想,以致使用者在突然转头时,会因为场景转换的瞬间延迟,造成晕眩外,未来元宇宙落地过程中,还存有各种棘手挑战。

首先,元宇宙由谁来建造与运营?是由现今的Meta、Google、Microsoft等科技大厂,还是由未来的若干新创企业透过分散式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来主导?若是前者,那么这些科技巨头为了抢夺「元宇宙」商机,势必运用他们既有大数据与演算法的核心优势取得资讯垄断,对市场竞争将产生负面影响。若是后者,则如何建立区块链信任的组织与法律争端机制,会是一大考验。元宇宙必要有一套明确的审查制度与规范,才能有效联结各种不同系统开发出来的虚拟世界。

其次是资讯安全、道德及伦理的问题。在「元宇宙」浩瀚的虚拟世界中,人们几乎任何活动都可从事,如何保护个资与防止人格权被侵害,成为元宇宙是否能被信任及高度发展的关键。又,在「元宇宙」场域出现不当或违法行为,该属于哪一国家管辖,适用哪一国家的法律?或者有必要修订属于「元宇宙」的专法?在在牵涉现有国家利益与法律的诠释。

环保与节能是另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元宇宙使用的货币是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加密货币,交易过程必须运转高端的算力,耗费大量的电力。SuperRare区块链交易平台估计,运用NFT交易的过程,平均一次产生约48公斤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开发「低碳」或「零碳」的区块链交易模式,是元宇宙永续经营必须面对的课题。尝试开发耗电量较少的新兴区块链系统交易平台,或规划绿色投资、设立碳吸收补偿机制等措施,也许可为参考的解决方案。

元宇宙的发展若能突破目前困境,未来有可能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整个物质世界,个人需要及早从事相应的职涯规划。元宇宙世界里数位资源是无限的,数位分身既可瞬间移动,又可同一时间并存多个,个人的生产效率自然得以提高。其面具效果则不仅可以消除真实世界人与人互动的社会偏误,也可以透过AR/VR技术让有生理限制或伤残的人们在元宇宙里重新享受经济与社交生活,而创造力就是数位分身在元宇宙成功立足立业的要素。因此,迎接未来的元宇宙世界,着手规划个人职涯转型,建立专属的数位信用与核心竞争力,应该被视为紧要之务。

#开发 #区块链 #经济 #NFT #虚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