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情势:
近期美股略见回稳,但波动仍相当剧烈,触发点主要是美国5月份的CPI增速不降反升,宣告通膨触顶希望破灭,联准会官员以大幅加息的方式试图扭转预期,其他央行也一样,只是加速资金的回收可谓是一刀两刃,一来抑制通膨的效果好坏难料,二来基本面受到衝击却是必然,市场越发担忧软着陆的可能性。
但价格修正毕竟是种市场机制,供需两端的姿态得被迫跟进调整,紧缩的缺口也终将放缓,央行决策者努力提供前瞻指引,应该也有一定引导预期的作用,再加上央行对于金融风险警觉度高,如同欧洲央行研拟措施应对债券利差的扩大,日本央行也重申政策立场维护信誉;预料在本月底、下月初重要数据发布前的空窗期,金融市场还是存在跌深反弹的契机,须留意各地利差关系不同,日圆在央行护航下续弱多少都影响到亚币的走势,恐连带波及亚股的反弹力道,当前操作仍须步步为营。
台股22日重挫380点后,把21日实体红K完全吞噬,也导致失望性卖压的涌现,但参考本波修正以来,近10日有9日下跌且累积跌点达1,322点,修正来得又急又猛,短线筹码面已有过度恐慌迹象,再者,指数虽以15,347点改写波段新低,但KD指标的K值为10.43,反而高于本20日9.28的K值,技术指标形成低檔背离,酝酿指数具反弹契机。
若近日大盘还有开低,反而值得站在买方思考,不过,有鑑于国际指数尚未完全回稳,盘势大幅动盪仍难避免,建议把握类股仍处快速轮动、区间操作的原则,短线超跌时布局电子股,反弹遇压时进场与景气较无相关的利基族群,配合投信季底作帐的节奏,灵活操作为宜。
投资策略:
投资主轴上,在电子股部份,受美国FOMC升息3码影响,市场资金明显由风险性资产中流出,但考量相关个股短线已深,投资价值浮现,如果具备以下三点条件,就是值得逢低布局标的,包含股价位阶偏低、下檔空间有限、营收可望续强,后续有望迎来法人回头。
传产股方面,建议寻找营运较不受景气波动影响,且具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或具题材性、营运动能持续向上的个股,如电动车,近期不少个股逆势抗跌,医药股的防御性佳,将是短线的资金避风港。
而在航空、自行车等类股,皆拥疫后復甦商机,后续业绩成长可期,特用化学族群的订单能见度亦高,也可望是买盘优先承接标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