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成本大幅上扬,加上政府各部会打炒房,中小型建商从北到南掀起「退场潮」,影响所及,不仅一般的土建融案,连都更或危老改建都掀「换手风」,转由具有资金实力的大型建商接手,使得整个土地开发乃至于都更危老市场全面大洗牌,金融圈人士预期,未来恐怕难有小型建商生存空间,市场将「大者恒大」。

行库主管坦言,从北到南的中小型建商,不但都已停购新土地,甚至在央行打房紧缩成数及钢筋水泥原物料等营建成本大举上扬的双重夹击下,使这些中小型建商更进一步直接卖出手上尚未开发的土地给大型建商。

也有建商向行库反应,缺工缺料的情况不仅未改善,现在由于通膨问题,反而更严重,尤其是发包工程价格涨幅太快,甚至出现一日三市的情况。行库高层分析,大型建商口袋够深,因此较有财力空间可「先建后售」或延迟推案,但中小型建商推案速度如果变慢,就会影响金流,加上缺工缺料导至其成本升高,会使其财务压力更大。

从事不动产授信多年的金融业者也观察,近几个月因为造价成本太高,使得都更危老建案已在中小建商和大型建商之间掀起「换手潮」,其中去年底立偕建设位于吴兴街尾的大面积都更案转由升阳建设接手,可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业界人士举例,以台北市及新北市的平均行情来看,三、四年前原本一坪造价成本大约10万元,但近来的造价成本已传出接近每坪30万元,等于足足涨了2倍,让很多中小型建商无力负荷,纷纷寻求大型建商转手,把目前持有的都更危老建案给「盘」出去。

行库高层分析,中小型建商所以把都更危老案「盘」给大型建商有三大考量,一是未来造价能在建案定价反应多少,倘若定价太高卖不出去,建商到时会赔钱;二是都更危老建案时间变数太大;三是由于建材价格涨太厉害,倘若採取合建的方式,以往的分配比例恐不敷成本。

#都更 #无力 #建商 #营建成本 #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