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发会的规划,从2022年至2030年止,净零转型工程将有9千亿元的预算需求,其中约半数来自台电及中油两家国营事业,此外还需要3,200亿元之新增计画经费。但外界质疑的是,台电至今年2月累积亏损已达489亿元,尚有核四近3,000亿元的亏损需填补,如何提供资金来投入净零转型的投资?

其次,各界也不宜忽视,台湾从2020年开始,出生人数少于死亡人数。根据人口学家的观察,若总生育率(平均每名妇女一生的生育数)低于1.3%,那么这个国家的生育率就会一直跌落崩盘。而台湾2021年的总生育率为0.98%,依据《世界人口评论》(World Population Review)的统计,排名世界倒数第一。

根据国发会「中华民国人口推估报告」,在低推估(假设总生育率下降为0.9%)假设情境下,与2020年相比,至2050年,总人口数将减少400万人,跌破2,000万人。另,我国已于2018年成为「高龄社会」,预估将于2025年成为「超高龄社会」;而且高龄化程度持续增加,至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率将升至38%,且其中超过1/5为85岁以上的超高龄老人。

人口高龄化及少子化,意味着未来青壮人口的负担将愈来愈重,在台湾,2020年每4.5位青壮年扶养1个老人,到2050年骤减为每1.4位壮年负担1个老人。也就是说,2020年平均每个青壮年扶养0.2个老人,而到2050年平均每个青壮年要扶养0.7个老人,负担增加三倍半。青壮人口扶养老人已相当吃力,那有余力来支应2050年净零转型工程的巨额预算需求?

另一方面,高龄化会增加医疗长照需求,政府在福利支出、医疗支出将大幅成长;而少子化与人口负成长则会衍生劳动力不足、消费支出减少、不利税收成长,进而影响财政收支的稳定,并会伤害国家的长期经济竞争力。

国债问题的严重性亦不遑多让。根据财政部国库署近日发布的国债钟讯息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中央政府债务合计已超过6兆元,平均每位国人负担26万元,已为国家财政埋下「债留子孙」的隐忧。政府每一笔钱都是人民辛苦纳税的血汗钱,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愿景,当然是有梦最美,但额外的预算需求,「谁来埋单」?

无论是为了因应全球净零排放趋势,或是舒缓供应链的减碳压力,台湾2050的净零排放转型势在必行。但执行上须将我国少子化、高龄化、以及劳动力不足等人口动态结构因素纳入考量,提高全民「公平正义」的感觉,避免「用在我身,债留子孙」的跨世代悲剧。我们期待,台湾的净零排放路径能遵循平衡预算与代际负担公平的原则来花钱,力求兼顾财政健全、经济发展与环境永续。

#负担 #老人 #平均每 #转型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