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各国急需面对的课题,除政府部门已展开减碳行动,企业也积极打造永续经营环境,促使投资人愈加关注永续发展投资题材。施罗德投资全球资源股票团队经理人Felix Odey表示,投资人可聚焦推动关键转型的企业,以具吸引力的价位进场布局,掌握永续、长期的资本增值机会。

Felix Odey表示,2015年各国签订的「巴黎气候协议」(Paris Agreement),致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摄氏2度内为目标。然而,目前全球仍存在庞大减碳缺口,为因应此需求,全球能源体系必须推动三大结构性转型,包括「零碳排发电」、「能源电气化」与「提升节能效率」。因此,提升再生能源经济效益、辅以政府政策加持,并创造消费者需求,即是驱动能源体系转型的三大关键因素。

Felix Odey指出,目前在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中,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其实较传统煤炭与天然气发电来得更低廉,意即这些国家使用再生能源,有助其经济效益改善,将触发其投资、发展再生能源的诱因。此外,部分国家透过政策优惠,鼓励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作为交通工具的能源,亦能改变整体产业结构,转向能源电气化方向。加上消费者观念转变,对电动车、家用太阳能发电与储能设备、以及节能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皆有助于加速驱动能源转型。

施罗德投信预估,在全球能源体系转型趋势下,至2050年时,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将从现在的20%攀升至接近85%左右,藉此实现降低碳排放的目标。此外,随着电动车日益普及,电力占各种耗能形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0%提升至45%左右,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将可望创造百兆美元的投资机会。

除了能源转型外,施罗德投信认为,全球农业生产的价值链在气候变化下,也发生巨大变化,当前的全球水资源与粮食供应体系必须改变,其中产量必须增加70%,而碳排量必须减少三分之二,否则将无法永续运作下去。另外,管理生物多样性风险亦至关重要。

Felix Odey表示,要达成水资源与粮食供应体系的转型,必须朝三个面向切入,首先是运用创新科技,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生产效率,其次是改变消费者的传统饮食习惯,例如减少食用牛肉等高碳排的食物,改以低碳排的人造肉取代。目前人造肉仅占整体肉品市场的1%,但10年内比重必须增加10倍,才能满足所需。

最后,目前全球粮食与供水体系极度浪费,超过4成的农作物还未到消费者手中便已报废,但在消费者环保自觉与各国政策加持下,创新技术将为生产价值链带来新投资机会。施罗德投信指出,当前「全球粮食与供水体系」中,从生产、加工制造、分配到回收,都须仰赖更全面与创新的科技技术,达到「量与永续」的平衡,预期整体价值链可创造超过30兆美元的投资机会。

#Odey #能源 #生能源 #Felix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