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与109年国人十大死因
110年与109年国人十大死因

卫生福利部公布最新国人死因统计,110年死亡人数共18.4万人,较109年增加1.1万人,而去年国内爆发新冠本土疫情,外界关注死亡人数增加,是否与超额死亡有关?卫福部官员表示,并无相关统计,仅引用《经济学人》数据表示「台湾从109年到110年都是负数」,指并无超额死亡的问题。专家则认为,慢性疾病死亡数可能受到医疗排挤而增加,但社交活动减少可能降低某些疾病死亡数,两者消长之下即可得出超额死亡数。

卫福部统计处副处长刘训蓉说明,110年死亡人数上升有两大原因,一是人口老化,二是去年1月低温天数多,而新冠肺炎列死因第19位,并非死亡人数增加主因。

110年死亡人数较109年增加,是否因国内本土疫情导致超额死亡?刘训蓉引述《经济学人》模型推估结果指出,台湾自109年到110年超额死亡皆为负数。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伟则补充说明,根据《经济学人》统计模型推估,109年到今年4月为止,台湾超额死亡数为「负4310」。

不过,台大国发所教授薛承泰曾表示,根据内政部统计,100年至109年死亡人数共增加2万人,可归因于寒流或流感,但去年是暖冬,却比前年多死了1万人,增加的死亡人数创歷史新高。

哈佛大学公卫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博士李建璋说明,超额死亡是以「实际死亡数减掉预期死亡数」,实际死亡数是固定的,因此关键是如何推估预期死亡数;每个机构设计的推估模型不同、纳入不同的变数,计算出来的超额死亡数就会不同。

对于《经济学人》推算台湾超额死亡为负数,李建璋表示,不清楚该模型加入哪些变数,因此难以评断是否公允。他推测,疫情期间社交活动限缩,导致肺炎、流感等死亡数减少,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死亡数,可能受到医疗排挤而增加,两者消长之下即可得出超额死亡数。

至于卫福部认为人口老化导致死亡人数增加,李建璋表示,确实有所关联,但应进一步分析「排除年龄因素」的标准化死亡率是否增加。他呼吁卫福部应开放死亡统计的详细资料供学术研究,以了解国人死亡情形。

#死亡人数 #超额 #卫福部 #死亡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