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相关金融商品在新冠疫情2年多的期间,国际基金公司、投信业、银行财富管理持续倡议,以中介解释者的角色让台湾民眾熟悉,包括能让大眾一目瞭然的ESG相关报告,有加上全球永续性报告协会(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所提出GRI准则;或有符合永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 SASB)的准则,借重国际标准及规范,减少投资人可能面临的投资风险。

金融业以外的一般制造产业、服务业,对于导入ESG或落实永续发展在业务、组织运作上,其实是焦虑的。台湾金融研训院首席研究员王嘉纬指出,台湾金融研训院金融研究所今年4月出版《投资地球的未来-ESG的导航图》专书时,就ESG议题已经走入所谓的深水区,各种规定也越来越专业细致,金研院要把自己当作「翻译蒟蒻」,以最实务的转译方式说明,帮助产业、市场迎接今后ESG的机会与挑战。

「投资市场以前只看财务资讯」,王嘉纬说,现在已增加针对「企业价值」考评的难度,于是非财务资讯一步步被纳进来,以前企业管理谈企业文化,没有评量模型可考;现在谈永续、环保、社会关系,用ESG作为评比,明瞭多了。这样的逻辑一样能套用到股票投资、退休资产配置,投资/配置的标的除了财务表现,现在不能不看该标的在ESG上的作为。

瑞士宝盛私人银行指出,在金融市场经歷过今年来的暴跌之后,看清楚未来机遇的永续投资最适合把握,新世代思维ESG相关投资主题,更是锁定长期投资者有吸引力的切入点。而退休资产配置肯定是长期持有、要符合「未来所需」。诸如瑞士宝盛提及的循环经济、洁净能源,在强而有力的监管支持下,可以走的很长远。

然而,王嘉纬提醒,即便投资标的确实符合ESG标准,但不一定真的能帮投资人马上赚到钱,他举例,国内近年很夯的绿电投资,投资报酬可能不是大家想像的那么稳定,而且有些再生能源专案从投资设厂到商转营运所需的时间短则6年、长则20年,投资获利率应经过专家精算,才能对退休资产配置发挥正向功能。

上述说法和案例,反映了以ESG议题作为退休资产配置,出发点正确、且有长期投资规划,惟民眾自己看待ESG议题及其金融商品,也应该有适切的态度,包括和财管专家深度谘询。

#退休资产 #金融 #投资 #套牢 #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