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面对台湾少子化、高龄化已是难以逆转的趋势,自2018年起台湾的高龄人口(超过65岁)既突破了14%,正式迈入高龄化社会;台湾将于2025年后将迈入「超高龄社会」,逾65岁的人口比重超过20%,高龄人口比例不断攀升,生产者需要扶养老人的压力下,负担明显会越来越沈重。

据华冈保全集团总经理毛约翰表示,有鑑于人口老化与少子化的趋势不易扭转,政府遂以「在地老化」为应对策略,希望让高龄者透过原来熟悉的环境,能自在安享晚年,因而藉由长照2.0政策的制定,使多元化的照顾与居住服务,得以延伸到高龄者的居家与社区环境,减少高龄者住进安养院的必要性,延长在自宅安养的时间。在新型态智慧保全结合居家健康照护的服务,不仅为居家高龄者提供居家安全与预防等功能外,亦能一併满足智慧健康照护应用需求,例如即时收集老人的生理量测资讯、作息是否异常、紧急事件及异常提示、后台监控与客服中心告警支援等服务。

在此前提下,如何藉助物联网(IoT)、人工智慧(AI)等智慧科技应用,来推动自宅优化,引入直觉互动、防范未然的照护功能,减轻居家长者的家属或照护员的负荷,甚至联结社区与医疗体系,匯聚更完善的在地老化照护资源,藉由新型态的智慧保全科技应用服务发展 ,将可为高龄者带来生活便利。

毛约翰说,回顾长照1.0,当时已提供照顾服务、居家护理、復健服务、喘息服务、交通接送、辅具服务、营养餐饮、机构服务等丰富功能,到了长照2.0,则新增了失智照顾、原民社区整合、小规模多机能的照顾者服务据点,更重要的,长照2.0针对社区三级整合服务,有着更完整的布局,期使社区预防照顾、预防与延缓失能、延伸出院准备及居家医疗等不同环节之间,扣合得更为紧密。

因此,愈来愈多从事长照服务人员,皆认同AI及智慧健康照护系统的运用是未来大势所趋,唯有如此才可望解决人手不足、机构设施不便等老问题;不少长照从业人员同时认为,长照产业除可藉由导入智慧科技,来提升整体服务效率外,亦应建立长期营运的服务平台及云端安全科技之作业模式,才能让「智慧保全科技」创造最大价值。

且新型态的智慧保全科技具体而言,它将是一跨领域整合的新兴科技,有别于医疗器材或辅具产业,而新型态的智慧保全科技的产品与服务设计目的,并不单纯局限于传统保全的安防与监控项目,而是广泛地涵盖社区高龄者的健康、住家、行动力、生活作息、居家安全与紧急救援,甚至健康大数据。且在智慧照护环境当中,智慧型应用服务(系统)堪称是智慧保全科技升级的必要条件;所谓的智慧型应用服务或系统,主要是结合资通讯、感测、数据分析、人工智慧机器学习等技术领域,再加上服务场域作业及通报服务流程设计,以期为高龄者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独立的居住环境。

以智慧科技为基底,如何打造出高龄生活好帮手?毛约翰认为,如果要发展新型态的智慧保全科技解决方案,(一)需要涵盖高龄者的整体生活作息面向,(二)需要居家安全与照护关怀的创造及提供、健康风险的预警与解除及照护压力的舒缓等等核心价值。

总体而言,可以发展的智慧应用服务型态相当多,至少含括了健康及日常作息异常的的警示提醒应用、无干扰非穿戴式的感测设备应用与技术、远距通报照护服务应用、预防因失智失能衍生的防灾防火远端控制应用等。非穿戴式的体徵作息感测即是高龄者十分需要的一种技术方案,它可透过侦测技术的数据收集,及异常状况告警与云端通知等功能设计,达到高龄者健康维护与预防目的。

#智慧保全 #服务 #高龄 #居家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