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是政府为因应第一类国际关注传染病及第五类新兴传染病才得设立的动员任务编组,这是属于台湾特有的制度。其正向效应当然是台湾2020的防疫成功,但负向效应却多如牛毛,诸如曝光的疫苗、快筛剂、甚至超高筛查费用的合法贪瀆,中央藉防疫打压不同阵营地方政府,及沦为「防疫选战」中的竞选舞台。

指挥中心为什么会堕落到这般田地,关键在拥有绝对权力,又碰到心存偏见的人主导,当然造成绝对腐化。新冠界定为五类传染病,只要为了防治目的,所有的决定都必须由指挥中心裁示。这个原本的苦差事,在发现竟然能阻断两岸人民热到不行的交流时,犯下了第一个重大错误,「以疫谋独」。这是民进党政府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指挥中心轻松立了大功。

指挥中心通报检验量能塞车,并看到了「校正回归」的妙用,再加上快筛试剂出现后的确诊黑数,让台湾的确诊数是会随着假日、重要节日、或是政治需求而能机动调整,让指挥中心最大的「报数」功能,也失去了公信力。却能成功搅动着不知情的专家,捍卫错误的政策,这是指挥中心犯下的第二个错误,「操弄疫情」。

在《纾困条例》出台后,弥补了指挥中心「有权无钱」的缺憾。拿到钱的权力怪兽,立刻变成贪吃蛇,在防疫领域中不再是传统的「吃铜、吃铁、吃砂石」,而是吃「口罩、疫苗、快筛剂」等与百姓性命有关的防疫物资。加上又在《传染病防治法》的保护伞之下,赤裸裸的贪瀆,竟然每一样都能变成合法,每一项文件都变成机密,连在立法院都不让查。

台湾所有防疫物资徵用弊案,都不会被调查,因为完全是指挥中心的合法权力,连给小吃店EUA都是合法的徵用。出了事只要在立法院问东答西,或巧妙的用确诊逃掉,命下属以各种无厘头的说法将媒体忽悠过去就完事了。这是指挥中心犯的第三个错误,「以疫谋财」。

SARS时期的防疫战士,用自己生命谱出的《传染病防治法》,在这一代的新冠防疫领导,却拿人民的保命物资为政党或个人谱出了「防疫选战」的资本。怪不得在4月6日指挥中心不愿意下架,6月30日也不愿意散场。

其实,轻症设立定点监测,重症必须通报隔离,再由死亡病例数及监测点阳性率来推估总感染数,就能解决检验量能不足、确诊黑数、校正回归的疑虑。监测能精准预测确诊数,就如同民调能预测选情、且在流感政策中都已齐备,不用长考。指挥中心一直不肯下架的原因恐怕还是「防疫选战」的经费还没找够,或是还有战友没喝到汤吧!(作者为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

#选战 #错误 #合法 #传染病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