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月平均总薪资3高、3低行业别
今年前5月平均总薪资3高、3低行业别

受疫情衝击,产业K型发展拉大薪资M型化结构;根据主计总处统计,今年1至5月全体受雇员工总薪资6万2736元、年增3.63%。不过,总薪资最低的教育业与最高的金融保险业,两者的差距从疫情2019年的3.6倍拉升至3.8倍,M型化明显,预估身处低薪风暴的就业人口超过103万人。

而住宿及餐饮业、支援服务业同样身陷低薪风暴,不论主管、职员等级别,加计奖金、加班费后的总薪资皆不到4万元,教育业更低于3.5万元,这与金融保险业逾13万有很大差距,后者为前者的3.8倍。

主计总处行业别中的「教育业」,是不含小学以上公私立学校教职员的薪资统计,人资专家杨宗斌表示,就是俗称的「补教业」,不论才艺型、课后辅导等,跟餐饮业「内用」减少一样,全是疫情海啸第一排的「惨业」;补教业虽然推出线上课程,但效果不如预期,对总薪资不高的补教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主计总处统计显示,今年1至5月批发零售业、娱乐休閒服务业,总薪资都呈现0.9%、0.1%的衰退。文化大学劳工暨人力资源学系教授李健鸿分析,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低薪产业,吸纳庞大就业人口,导致台湾长期摆脱不了低薪阴霾;若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低薪定义(低于薪资中位数三分之二)标准来看,近5年来我国低薪劳工占整体受雇员工近40%已降至29.6%,看似已明显改善,但令人担忧的是,30岁以下青年族群的低薪占比仍居高不下、高达4成。

李健鸿表示,经贸环境促使科技、金融产业升级,企业积极加薪以争取人才;而遇上新冠疫情,内需服务业指望的加薪、奖金没了,人力骤减下,甚至出现「减薪」的情况,进而拉大高、低薪资的差距。杨宗斌表示,薪资M型化扩大,更直白地说就是「贫富差距」更严重;当「贫富差距」遇上「通膨」,对月领13万的金融业来说,一天增加100元伙食费不痛不痒,但对月薪仅有3.5万元的服务业劳工来说,「痛苦指数」不断飙高。

李健鸿指出,贫富差距扩大是全世界的共同议题,台湾只有调升基本工资这一招,远不及其他先进国家的配套政策。

#薪资 #总薪资 #差距 #补教业 #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