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16日结束就任以来首趟中东行,如外界预言没能说服沙乌地阿拉伯增产石油,沙国亦未公开支持由美方主导、含括以色列的中东安全联盟。但另方面,拜登与沙国王储穆罕默德.沙尔曼「碰拳」仍成功推进美沙关系。

拜登16日在沙国滨海城市吉达(Jeddah)举行的阿拉伯峰会上承诺,将推动美国与地区国家合作,强调「美国哪里也不去。我们不会一走了之,留下真空给中国、俄罗斯或伊朗来填补」,试图展现美方对中东重视。

拜登并宣布,为中东和北非地区提供10亿美元粮食安全援助,然而重中之重的「求油」却未取得到即时成果。沙国坚持在包括俄罗斯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架构下行事、不片面採取行动,仅称愿意协助推动加速7、8月的石油产量。

彭博社分析,就算OPEC+8月3日会议后决定增产,恐怕也要等11月期中选举时才能看见油价跌落。因此短期而言,拜登除了旋风似地会见中东几位领导人,可说没能取得其他胜利。

拜登在推动以沙关系正常化也未有进展。沙国领导阶层15日宣布取消对「所有航空公司」的限制,替以色列飞机使用其领空铺路,使拜登成为从以色列直飞沙国的第一位美国总统。但沙国外交部长费瑟(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对此表示,沙国决定开放领空与以沙建立外交关系无关,也不是进一步建立关系的预兆。

另外,针对美国在阿拉伯峰会中提出组织含括以色列的中东安全联盟,共享国防技术和情报以抗衡伊朗,费瑟则称沙国未参与相关磋商。

法新社指出,拜登此行不仅石油增产恐无望、以沙关系未获进展,同时突显美国为经济利益可在人权议题妥协,总的来说,是一趟没取得任何外交突破的中东之旅。

#色列 #美国 #拜登 #伊朗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