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医院云林分院成立「小脑研究中心」,18日举行揭牌典礼,「小脑研究中心」在科技部脑科技专案计画支持下,由臺大医学院药理所副教授潘明楷医师、王怡梅医检师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小脑脑波」新技术,可找出最常见的动作障碍疾病「原发性颤抖症」致病机转,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早年多认为小脑主要与运动、平衡有关,但近年研究指出,小脑神经迴路丰富与密集的程度,并不下于大脑,可能牵涉到更广泛的神经讯息处理,有如电脑中央处理器的角色,臺大医院云林分院为对小脑的生理意义、与疾病的关联作进一步探究,成立「小脑研究中心」。

「小脑研究中心」主任黄伟烈医师表示,中心短期内将以脑部电生理研究为优先,包括脑波、事件相关电位的量度,也将整合电脑标准化的神经心理测验,来对神经、精神疾患的中枢神经机转做探索。长期上,则希望结合脑部造影等技术,阐明小脑的各种生理意义,并提出具有临床价值的观点。

臺大医院云林分院院长黄瑞仁说,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小脑脑波」新技术,成为第1个可直接量测小脑神经电讯号的技术,并应用此技术找出人类最常见的动作障碍疾病「原发性颤抖症」的致病机转,「原发性颤抖症」占成人4%,老年人更可高达20%,是巴金森氏症的5倍。

黄瑞仁指出,「小脑研究中心」隶属于臺大医院云林分院教学研究部,是医院的第1个纯研究单位,具有指标意义,也代表云林分院定位从原本临床为主,逐渐转型为具有教学主轴、精确研究的医学中心型医院,更是医院永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颤抖 #医院 #研究中心 #技术 #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