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辛吉曾在1970年代,先后于美国前总统尼克森和福特任内担任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在任期间促成尼克森访问大陆,并协调美中关系正常化。其亦被公认为国际政治学均势理论大师,197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俄乌战争以来,台海局势常获得类比与国际关注。美国前国务卿季辛吉日前受访指出,只有当北京确定和平途径无望时,才会对台湾动武。他并称,从法律上而言,对台湾的攻击,将自始就让中美陷入直接衝突。
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15日以问答形式,刊出对季辛吉的採访,访谈提及俄乌战争、台海局势、伊朗核问题等。谈到台海议题时,《明镜周刊》从俄乌战争作为出发点,询问季辛吉:当看到这场战争迄今的发展情况时,他认为增加或减少了中国领导人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愿望?
季辛吉回答说,他认为两者都不是。俄罗斯总统普丁显然低估了他会遇到的阻力。然而,中国人只有在认定永远不可能达成和平进程之后,才会对台湾使用全面的武力,而季辛吉认为目前还没走到这一步。
《明镜周刊》接续提问,如果中国与台湾发生衝突,会与当前的俄乌衝突有什么不同?季辛吉回应,俄乌衝突是两个拥有核武的阵营,在第三国的领土上打一场常规战争,而这个第三国有很多来自欧美的武器。然而,如果台湾遭受攻击,从法律上来讲(可能意指《台湾关系法》),将从一开始就使中国和美国陷入直接衝突。
另一方面,如今回头看50年前季辛吉和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森访问北京,当时搁置解决台海衝突,究竟是成就还是错误?季辛吉对此表示,双方搁置对台湾议题的争论,是展开合作的唯一途径,对结束冷战与越战也至关重要,并在韩战之后创造至少25年的和平进程。
季辛吉接着强调,中国的崛起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当前所讨论的诸多问题,但这是「中国歷史的本质」使然。而关于台湾问题,季辛吉认为,中国在二战后未曾同意过延后解决台湾问题,美国让毛泽东决定搁置这项议题,是一个重大的成就。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