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的手套给你 你也上不了大联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往往被有意或无意的忽略,有些客户会认为,反正你们处理这件事这么快,一定很简单,为何还要收这样的钱;甚至有少部分客户觉得,反正这很简单,你们就顺手帮忙做一下就好,而基本上这个顺手也就等于免费。
曾经在一次的提案会议中,有客户跟我说,记者名单他们也都有,我们的功能就只是写写新闻稿,而且如果要写新闻稿,他们家也有文笔不错的人…;这时我笑了。我说,跟长官报告一下,王建民是我国中同学,我们也都会打棒球,但是,王建民的手套给我,我上不了大联盟;反之,我的手套给他,他还是能上大联盟,这就是其中的差异。
专业公关三要件
一位称职的公关要注意到的细节很多,但是「积极」、「思维细腻」、「多位思考」是我认为身为一位专业公关的首重三要件。在积极方面,我们常说,记者最讨厌的人叫做「找不到人」。有些企业对外沟通时,不是没留下手机号码,就是记者要找人时找不到,甚至找到后很晚才有回应,这些其实都是在公关上很不理想的做法。媒体是企业对外沟通的管道,但记者并不是企业传递资讯的工具,所以在对应媒体时,不能够你想讲的就紧迫盯人地要记者赶紧帮你分享,反而你不想讲的就用逃避来面对;在无法互相体谅的状况下,企业跟记者的关系就会愈来愈远。
而在思维细腻的部分,其实公关对外讯息发布是需要有策略的,通常我们会在营运部门拟订好年度计画后,针对不同的媒体依照整体行销策略,有阶段性的进行新闻发布。而在这当中需要注意到的是,必须要先思考,是否每次的主题方向都一样,因为既然是新闻,就要是新的、有发生的事件,而非尚未发生,或是早已发生的事件。此外,若是没拟订好对外沟通的策略,一次就把所有重点讲完,也会造成日后没有新内容可讲的窘境。
除了在对外沟通策略需要谨慎规划外,联繫的时间、工具以及要了解每位记者习性也是相当重要的关键。若是在不合适的作息时间去联繫记者,或是因为不了解记者的喜好、习性而无法把沟通效果达到最佳,那也就失去了公关的意义,甚至有可能把企业与媒体的关系搞砸。
例如,有些不专业的公关会在企业公开活动场合用粗暴的方式来阻挡记者拍照、录影,那么把记者惹毛的结果,就可能造成日后公司有好事记者可能只会小作,若不慎有小状况记者就会放大检视;而且,这样恶意阻挡拍出来的画面也会很不理想。反之,若是跟媒体保持好的互动,当你遇到逆风时,记者也会从其他相对正面的角度帮你说明,降低企业负面形象。
在行销上我们常会提到换位思考,然而在处理公关事务上,不仅要换位思考,更要做到的是多位思考。也就是在公关处理上,老板想表达的跟记者想要的有时会不一样,如果你只顾及其中一方的想法,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另外一方的暴跳如雷。所以,从中找出一个老板、记者、公关三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是一位专业称职的公关必须要能做到的。
俗话说的好,同款不同师傅(台),每一项工作都有它背后的专业,而这专业绝对都非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企业如果认为公关只是写写新闻稿、联络媒体而已,甚至认为一个人就可以经营好财经线、科技线、生消线…数十位记者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心思细腻、善用沟通技巧、有系统的设定议题,再加上有充沛的交换资源,才能有机会把公关这件事做到专业不失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