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显示,上周全球整体负殖利率债券规模为2.4兆美元,较2020年12月的顶峰184兆美元锐减87%。根据FactSet资料,6月全球负殖利率债券规模一度降至1.63兆美元,创2015年以来新低,7月22日则回升至2.4兆美元,但仍在七年低檔。

全球负殖利率债券以日本占大宗。摩根大通分析师估计,截至6月底止,日本占全球负殖利率债券比重高达84%。

负殖利率债券意味着持有到到期日将蒙受损失,投资人愿意购买负殖利率债券是过去10年来金融市场的异象之一。

2010年代中期负殖利率债券的规模大幅攀升,当时欧洲央行(ECB)、日本银行(央行)和其他国家央行实施负利率,试图拉抬低迷的通膨。疫情爆发初期,全球央行大举降息和购买债券来支撑经济,进一步推高负殖利率债券规模。

随着物价飙高至数十年高点,全球央行致力升息遏止通膨。欧洲央行上周意外升息2码,让基准利率回到零,此为11年来首度升息,并终结负利率。

不过日银迄今仍坚守宽松政策。上周货币政策会议将短期基准利率维持在负0.1%,并将10年期公债殖利率目标保持在零水位。

在市场预期ECB将宣布升息下,欧洲债券殖利率已开始走扬。指标德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在今年稍早终于回到正值,此为2019年来首见。周二10年期德债殖利率由周一收盘的1.019%降至0.92%。殖利率与债券价格呈反向走势。

#基准利率 #全球央行 #升息 #殖利率 #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