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9日上午举行记者会说明,经学术伦理审定委员会审查结果,认定林智坚抄袭余正煌的硕士论文,且情节严重,建议撤销林智坚的硕士学位。这是一个无畏政治压力,且证据充分、公允平正的判定,展现出台大的学术风骨,值得为台大叫好喝彩。至于此项判定对林智坚的桃园选情可能造成的负面衝击,是否真会「一尸五命」?后续民进党又会如何出招,仍有待观察。

台大声明相当切中要害,综括而言约有四点:一、经过详细比对,这两本论文的确存在「抄袭」的现象;二、从论文发表的先后时序,论定后出的林智坚论文是「抄袭」了先发的余正煌的论文;三、罗列出相关的迴护论点,一一加以澄清,否定了所谓「原创」、「双方均无抄袭动机」、「学术惯例」的「证据力」;四、依此做出最后判定,认定林智坚论文「抄袭」的「情节严重」,拟议撤销其台大硕士学位。

如此的声明及提出的各种证据,无疑是具有相当说服力的,诚如前教育部长曾志朗所说的,堪称「经典之作」,也树立了一个学术独立的典范。但不出所料,引发了林智坚阵营的强烈反弹。

9日下午3时,林智坚阵营便召开了记者会,举出6点说明、3项违法,有意将整个问题从学术伦理导向政治斗争,其中依法负责主持学伦会的苏宏达院长的偏蓝色彩、「未审先判」,更是其强调的重点。但纵观其所陈述的论点,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很难迴避掉「抄袭」的问题。林智坚阵营所举出的所谓「物证」,既很难作为其「先写」的论据;而所谓的「人证」,即其指导教授陈明通,既是当事人,反而引火焚身。

从林智坚阵营的记者会看来,林智坚应该是打死不退,民进党也仍然还是会继续支持其参选下去。以目前台湾的政治氛围来说,将此台大学伦会的判定抹上「政治阴谋」色彩,将林智坚塑造成一个受委屈、受迫害的「无辜者」形象,其实反而可能对林智坚的选情会有助益。因此未来桃园市长的选情,鹿死谁手还在未定之天。

不过,无论最后选举的结果如何,学术归学术,政治归政治,政治角力皆不应该影响到学术伦理的判断。更希望台大后续在处理陈明通的学伦调查上仍能展现出其风骨和风范。

就台大学伦会的判定来说,其实等于是宣判了林智坚「诚信」的破产。政治人物的能力当然未必会符合其德行,德行清正的政治人物往往会有能力不足的缺陷,但是,能力十足的政治人物,如果德行不足,所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恐怕是会更令人畏怖的。林智坚的论文门对台湾最大的考验,恐怕就在于,台湾政治人物的「诚信」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

#政治人物 #林智坚 #诚信 #学术 #林智坚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