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诈骗泛滥,尤其是国人遭诈骗去柬埔寨遭凌虐、甚至进行器官交易,已使各界对于台湾诈骗泛滥的关注升到最高点,对此金融业高层直言,整顿银行金流的时刻到了,再不出手,恐怕有银行业者沦为诈骗集团的金流供应者,旗下客户为人头户却不自知,无疑开了洗钱防制的大漏洞。
据了解,由于台湾诈骗横行,尤其包括和投资相关的诈骗简讯层出不穷,现在更传出国人遭诈骗而被卖到柬埔寨,政府高度关注的同时,也一併注意到「金流」问题。
金管会也关注到银行对于洗钱防制,是否有落实执行,未来准备在金检上加强这一块,以免银行因为洗钱防制未确实执行,或是包括对客户KYC、交易监控指标的设定、执行方式太松散,导致自认为有作洗钱防制,但实际上根本未执行到位。
倘若未来诈骗集团的人头户开户银行,一旦被金管会查到和诈骗集团有关,则该银行恐怕将列入金管会的洗钱防制「黑名单」,被质疑洗钱防制没有作好。
金融业高层也表示,跨国诈骗集团能在台湾找到对口,「代表台湾这里也一定有相关金流的供应,至少是有人头户,才能支撑得起这种往来」,否则的话,没有金流,哪有可让诈骗集团行骗的经费。
至于洗钱防制如何评比执行是否到位,金融业高层分析,包括KYC有无厘清客户的真实身分、交易监控是否「实质」监控或仅虚应故事的「形式」监控、以及是否有确实通报,这三大流程的规范设计及执行结果必须好好检视,另一个重点则是洗钱防制中心对于业者所通报的态样,查出真有洗钱及诈骗情事的件数,以及判决成功的案件数究竟有多少。
金融业高层指出,倘若查出及判决成功的数量太少,其中银行业者可能要回头再检视是否自己在KYC及交易监控所设计的架构会否出了问题,以致于「该查的没查到,但却通报了一些没用的态样出去」,上述过程每一道都是必须仔细检讨的关键,否则就会成为衝击洗钱防制执行成效的破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