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间,一组数据的变化引起大陆各界关注,即16~24岁青年失业率节节攀升。1月时,该数据为15.3%,短短半年,大幅提升4.6个百分点,7月达到19.9%,再攀歷史新高。面对五个年轻人就有一人失业的现象,大陆国家统计局认为,青年群体初次进入劳动市场,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
一位大陆年轻人向记者分享了转职的心路歷程。资歷不错的他,不久前拿到字节跳动的offer(录取通知书),但待遇远不如预期,促使他选择到其他公司任职。
字节跳动,此一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独角兽」,曾是多少年轻学子梦寐以求的职场,但在整顿互联网趋势下,这家拥有抖音、Tiktok的巨头,开出的薪资甚至少于一些小型互联网公司。
字节跳动只是其中一例。过去数年,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一直是年轻人求职的首选目标,不只是因为薪资高,光明的前景也是青年挤破头想争取的原因。但如今,行业明星光环不在,甚至开始大幅裁员,而年轻人又不甘顶着高学歷光环,再埋头走进工厂,加上经济前景艰困,企业劳动需求减少,青年失业率节节攀升。 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长刘孟俊点出,数位科技的平台经济有一特徵,即「赢者通吃」,不只企业能获利,也创造许多就业机会,但大陆现在想回头发展制造业,白领就业成为最大的问题。即使想发展制造业,淡江大学产业经济与经济学系合聘教授蔡明芳认为,经济下行前景下,本土企业不做新的投资,外国厂商也不愿增加投资,劳动就业需求就会下降。
另一方面,企业投资的减缓也导致技术停滞,长期而言会减少就业机会,「如今大环境是国进民退,唯一只剩国营企业、官方企业,就业机会恐怕是越来越少,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
蔡明芳说,还需要担心的是「气馁的工作者」效应,一位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长期找不到工作,久了就会气馁,有能力还是不想出去工作,这样的人口,不会计算在失业率里面,他们不是「失业者」,而是「无业游民」,也就是说,直接「躺平」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