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拉货、大陆出货双减,货柜海运跌势难挡!上海航交所SCFI上海出口货柜运价指数26日最新报价,下跌8.03%至3,154.26点,创疫情以来最大跌幅,且连续11周下跌,欧美主要航线全面下修,这波由美西线运价带头下杀逾11%,是首见单周二位数跌幅,近洋线跌幅也高达21%。

航商、货代业者解读,由于欧美市场通膨罩顶,需求不振、库存积压,随着货源减少,船公司填舱压力引发杀价抢货现象,运价跌势成趋势,欧美主要大港罢工、壅堵程度,将决定运价的跌势。

随着第三季传统旺季行情失灵,市场开始关注运价下滑速度与底部,航商持续调控舱位供给支撑运价,目前欧美长程线仍享有超额利润。

但若跌幅持续扩大,每下探一个重要关卡,都可能牵动海运市场生态。

据统计,SCFI综合指数从歷史高点下跌至今已逾38%,其中欧洲线每20呎柜运价下跌逾43%最多,俄乌战争引发能源与粮食通膨影响大,美西线每40呎柜运价下跌逾36%,美东线每40呎柜下跌逾26%相对有撑,跟近期美东线塞港严峻有关。

近期跌幅深的东南亚近洋线,本周跌幅逾21%,业界称,主要受到货量多的越南、泰国航线,吸引眾家船公司抢货影响。

业界曾做估算,只要运价从高点下跌不逾5成,船公司还是很赚钱,如今若按SCFI运价指数走势,恐怕即将面临考验。

本周美西线40呎柜现货价已现4字头,许多落在大约4,500~5,000美元,对许多以高价租船的小船的获利可能被压缩,大船也有填舱压力需削价抢货,一般认为若跌破3,500~4,000美元,许多不具成本优势的小船恐将先退出市场。

业界估,目前可以阻止运价缓降的因素首推塞港,降低船舶周转率、自然减少舱位供给,欧美都有铁公路与港口罢工问题,包括英国佛利斯多港、德国汉堡港等,9月传出欧洲线有近半数航班拟取消,业界观察,欧洲线运价似有缓降现象。

接下来,就看库存消化、通膨缓解速度,业界观察,欧美经过两季消化库存,预计第四季将可看到季节性需求、一般性商品补货,期待淡季不淡,支撑运价。

#美西线 #欧洲线 #跌幅 #抢货 #下跌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