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堪称是美方取得的一项重要突破,尤其在当前中美因台海危机双方关系高度紧绷之际,这项消息不仅有效降低全球市场对2023年中概股可能集体自美股退场的担忧,也缓解中美在金融领域进一步脱鉤的疑虑。26日晚间消息传出后,在美中概股大涨、恒生科技指数期货更飙涨5.04%,即可看出市场人心的振奋。

长年以来,美国监管机构一直要求获得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审计文件,但中方一直以国安为由拒绝。双方对中概股审计的角力,自去年中国网约车龙头滴滴出行不顾中国监管层劝阻,执意赴美上市后转为激烈。

儘管中方过程中姿态强硬,并启动中概股自美退市、返回陆港上市等避险动作,但美方更非省油的灯,除了底线踩得死紧,过程中更接连放出「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等大招施压,截至8月上旬,已有162家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美方并将预定2024年的摘牌时间表提前到2023年,令中概阵营鸡飞狗跳。

在美国强大压力下,中方7月底还提出就监管中资企业採三级分级制,但这方法可能仍会让美方看不到最重要的国营企业、民营网科巨头的资料。在美方「全都露」要求下,中方最终弃守原先信誓旦旦坚持的国安机密防线,允许美方此后审查中概企业会计底稿。

当然,在中美关系紧张复杂下,中方对美让步的理由很难单纯仅以金融投资的方向来解读,背后势必有更深层的大国战略与政治考量。若从金融市场角度来看,中国的网科与新创企业由此确保了一条最重要的海外融资通道,除了可藉此保障筹资来源,更可获得知名度、人才与技术,对企业与产业发展带来莫大助益。

#脱鉤 #中美 #中概股 #美国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