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恐惧蔓延退休族,台湾人寿与政大商学院发布2022「台湾高龄社会退休生态观察指标」调查结果,退休信心指数首次超过60分,但因通膨加剧,不只未退族每4至5人中就有1人担心「退休金缩水」,更有近7成退休族担忧钱变薄了、钱不够花,显示通膨巨兽不只威胁着上班族,连退休族都难掩不安。

俄乌战争胶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反覆,再加上通货膨胀居高不下,2022年全球动盪不安,对个人退休准备造成蝴蝶效应。持续追踪三年的「2022台湾高龄社会退休生态观察指标」,包括退休信心指数、充裕指数、生活满意三大指数,今年是首度全数及格。

表面上看来「欧趴」,但充满隐忧。政大商学院金融系暨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文点出,疫情反覆限制了人与人交流,民眾对退休寂寞感升高,其中「退休生活满意指数」从去年81分下跌至76分,细项中「面对退休心情与态度」的跌幅最深,下降了10分。

观察分析退休准备年龄变化,今年比去年增加0.59岁,落在39.15岁,不过民眾连续3年都认同40岁前就要启动退休准备,愈早开始复利愈高;调查也显示,未退族预期的退休年龄比上一代更晚退,落在61至65岁,对照已退族实际退休年龄56至60岁,足足晚了5岁。

值得一提的是,这波因俄乌战事带来的通膨高涨,意外推升未退族的焦虑指数,在退休准备上最忧虑通货膨胀、劳保改革与健康不好,其中每4至5名未退族中就有1人担心「通膨让退休金缩水」,甚至已退休者也有高达65.9%担心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让退休金变薄。

台湾人寿策略长叶栢宏表示,通膨已成为退休最大风险,通膨怪兽好比「灰犀牛」,多数民眾明知危机存在,也有时间准备,却因为时候未到而轻忽风险,等到真的退休时才发现为时已晚,更该及早採取行动。

而受到经济环境不确定影响,未退族的退休准备工具更趋保守,今年「储蓄与定存」持续排名第一,保险则从第三名跃升为第二位,反观风险较高的股票降为第三名。

杨晓文认为,台湾民眾太重视保本,在高通膨低利率时代,愈年轻的未退族在退休准备上应相对要更积极,才能发挥长期复利的效果,调查结果却显示打安全牌,代表在退休准备的观念上仍有调整空间。

#退休金缩水 #退休族 #指数 #未退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