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迷吴尚融研究军服5年,他认为军服或配备的价值,要看歷史背景,像是大陆时期伞兵的臂章,看起来不起眼,却可以卖好几万元,很多老人家过世后,家属不懂就把遗物丢掉,但服装或配备可能价值不少钱。
吴尚融指出,导演和编剧常为了博取收视,在许多电影情节军事片的军服或配备使用不正确,结果离史实更远了,而他在写书前也担任过微电影导演,重演战争现场,还原史实就是希望让军事迷感受到满满的战争氛围感。
吴尚融提到,因为要写书所以会买很多两岸的军服深入研究,他举例,如果像是一套电影《报告班长》的那种草绿服,整套配下来约1万多元,若是歷史人物签名的军事文件或佩戴过的小小徽章,价值更可能超过美金1万元。
他表示,服装或配备的价值,要看歷史背景,大陆时期伞兵的臂章,看起来很不起眼,却可以卖好几万元,很多长辈过世后,家属不知道、也不懂价值,就把遗物丢掉,相当可惜。
吴尚融也举例,他的爷爷是军人,中山装和军服在家中太常见,爷爷过世后,奶奶就把爷爷的军服拿来当抹布,而妈妈是学艺术的,大略分辨得出骨董价值,看到奶奶拿爷爷的军服来当抹布,发现钮扣是铜制,就知道是骨董才珍藏起来。
此外,许多人会发现为何抗战军服的顏色不一?吴尚融在书中也有详细解答,他表示,因为当时国家财政困难,黄绿染料昂贵,蓝灰染料比较便宜,所以虽然军服的法定标准色是「草黄色」,但还是有许多地方的军服以蓝灰色为主,主要就是要省下军服费用,这样的情况到了抗战中后期更为普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