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宣布9月1日起推出新的防疫措施,整体而言是朝向更开放的方向进行,但政府的防疫物资显然是准备不足。
就拿最基本的快筛剂来说,自4月推行「防疫新模式」以来已超过4个月,但直到目前,快筛剂居然还是管制物资,不但仍採取实名制购买,且有数量限制,既要开放又不让民眾自由购买,简直莫名其妙。
指挥中心宣布,即日起实施第5轮快筛实名制,指挥官王必胜大言不惭地说,按新规定,每人可以购买的快筛剂数量从原来的1份5剂放宽为2份10剂。指挥中心以为这是德政,殊不知各国早已大量提供全民免费快筛剂,并不像台湾限定65岁以上民眾及特殊族群才有免费的快筛剂可领。
例如,美国发放给全民免费快筛剂已超过10亿剂,且直接寄到家里,民眾不必费时排队购买;英国也是免费寄送快筛剂给民眾;其他如新加坡、日本、南韩等国家也免费提供全民快筛试剂,或完全开放民眾购买,只有小气的蔡政府到现在还在用实名制卡快筛剂。
根据蔡政府编列的112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防疫经费高达845亿元,比去年大增658亿元,难道蔡政府预估疫情发展会越来越严重,否则又何需如此大幅度增加防疫预算?
既然蔡政府预估疫情欲小不易,为什么相关防疫物资的採购却又如此迟缓?快筛剂的生产门槛不高,国内也有不少制造商及进口商可以提供,根本没必要用实名制来限制民眾购买的频率和数量。
蔡政府老是编高额预算要钱,但必要的防疫物资却又始终不敷使用,到底是把钱花到哪里去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