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T)昨日发布电动机车产业政策建言书,提出电动运具六大路径,包括加速达标、在地施政、多元补助、挹注研发、健全环境及ESG好伙伴,鼓励地方政府制定比国发会2040年市售比100%更提早达标的时程,共同推动台湾电动机车的发展。

SMAT协会理事长王健全指出,相当感谢国发会提出的《臺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在净零排放这条路上,台湾才刚起步,需要政府与民间更多努力,因此建议政府可以推动2024年电动机车总数突破100万辆,以及2030年电动机车的市售比提升至50%,以符合国际趋势。

王健全指出,减少碳排是企业ESG工作的重要指标,无论是企业採购或补助员工购买电动机车,均有助于推动ESG,近期已成为许多大型企业的选择,未来也可预见,愈来愈多企业採购电动运具,一起为台湾的净零排放、永续发展努力,也有助于整体产业链超前部署。

SMAT提出的六大路径,主要鼓励地方政府制定比国发会2040年市售比100%更提早达标的时程;以在地需求作为施政依据,提升民眾对电动机车接受度;并制定多元补助方案,刺激汰旧换新及新购电动机车诱因。

政策面方面,SMAT鼓励政府挹注科技资源,投入电动机车研发及周边产业发展;政策协助偏远地区广设充换电站,健全电动机车友善使用环境;且政策奖励企业选用电动运具作为其推动ESG之方案。

中央大学教授邱俊荣表示,台湾电动机车的新车市占目标是在2030年达到35%,还有20%的差距,是很大进步空间,蔡英文总统宣示净零碳排目标后,大家已有很高的共识,希望能在接下来可以看到明确的政策指引,让民间也有明确的前进方向。

邱俊荣提到,未来电动机车产业不仅要持续供应内需市场,也要进一步扩大外销市场,在电动运具转型的这波浪潮中,全球化市场重新洗牌,台湾的政府与产业界不只要一起努力,更要加快脚步,维持台湾的竞争力。

#努力 #市售 #电动 #制定 #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