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美元拖累非美货币承压,为避免人民币兑美元「破7」,进而引发贬值的羊群效应,中国人民银行再度加大阻贬力度,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8日因此不降反升,终止四连跌。
澎湃新闻报导,美元指数8日小幅反弹,但中间价却小升12个基本点,报6.9148元,止步四连跌,暂时脱离两年低点。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价同受激励,8日收报6.9639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76个基本点,为9月以来首次收升,全日维持在6.9530元~6.9697元间震盪。
离岸价8日早盘则是保持小跌格局,在6.96元~6.97元附近徘徊,夜盘时刻显着止跌回升,截至8日19点,报6.9570元,小涨8个基本点。
外匯交易员指出,市场报价偏弱背景下,中间价8日却逆势上扬,凸显人行正加强控贬力度,同时也让市场价与中间价的价差因此扩大。
人行近期阻贬动作不断,除了适度强化中间价报价,5日还宣布大举下调外匯存准率两个百分点,明确表态捍卫匯价。另一方面,人行也透过官媒安抚市场「破7」并不可怕,软硬两面双管齐下。
上海证券报8日刊文指出,人民币兑美元整数「7」价位是市场重要心理关口,2019年8月和2020年5月,人民币匯率曾因贸易摩擦和疫情因素「破7」。文章指出,人民币目前即便「破7」,背后主导逻辑却和先前不同。今年美国大幅升息加上欧洲能源危机,形成强美元格局,人民币本轮贬值主要是美元指数快速上升而导致的被动下调,但与其他主要货币匯率仍保持稳定。
文章指出,即便人民币短期「破7」,也并不代表就此开启新一轮贬值周期,近年人民币波动弹性变大已是常态,呼吁市场理性看待匯率波动,与其关注具体价位,不如秉持「匯率风险中性」原则,做好匯率避险。
市场普遍认为「破7」指日可待。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锺正生认为,近日人民币匯率仍有「破7」的可能,但应该关注的是大陆跨境资本流动情况是否平稳,而非关注人民币匯率的单一价位。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表示,近期美元指数突破20年新高,也让人民币匯率短暂承压。他认为,预计美元在年底前会走弱,人民币贬值压力可望减轻,年底前料将止跌回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