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即将审议「台湾政策法案」,中国大陆的反弹极可能较8月的围台军演更多样、更激烈,但民进党政府不仅无意煞车降温,反似有意藉萧美琴与国外议员讨论中国威胁等大外宣,升高美中台紧张对立。问题是,有了裴洛西访台牺牲海峡中线的前车之鑑,蔡政府、国安单位准备好因应对策了吗?还是在民进党眼里,大玩战争边缘游戏,「抗中保台」大补丸才能发挥到极致,成为拚年底选战不败的大王牌?

距离选举剩两个多月,即便只是地方选举,绿营已开始上纲到国家危急存亡之战。绿营到处要求蓝白县市长及参选人签署「不投降承诺书」,陈时中更直白讲「台北市长一定要抗中保台,以态度坚定人民意识。」

为了选举,民进党嘴巴高喊「抗中保台」,先不论台湾人这次还吃不吃这一套,美国人倒很捧场,还主动帮我们添柴火。只是当下两岸情势紧张异常,美国人帮我们堆这么多薪柴,难保战火不会一触即发。

「台湾政策法案」许多内容本就是民进党政府的长期诉求,比如驻美代表处正名,强化了台湾主权象徵,不过4年45亿美金的军事融资,恐怕就是被霸王硬上弓,因法案一旦通过,台湾对美军购可能再无自主权。

「台湾政策法案」被国际高度关注,通过势在必行,裴洛西访台已让我们赔掉海峡中线,而共机、共舰常态化穿越中线已一个多月了,国安团队似乎还没找出回应之道,只能不断派遣机舰伴随,陷入长期消耗战的陷阱。

旧的问题还没解决,新的危机很快又要上门,民进党政府似乎毫不紧张,还在精算各地选票,也难怪越来越多绿营支持者觉醒,质疑民进党「抗中保台」只剩一张嘴。

#绿营 #台湾政策 #保台 #民进党政府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