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彰化「母亲之河」称号的东螺溪,是南彰化重要河流,从溪洲到芳苑贯穿9乡镇,其水源主要来自农田灌溉余水、畜牧和家庭废水,不下雨就容易发臭;彰化县长王惠美14日宣布,去年提计画向中央申请整治经费,获经济部核定7.6亿,将启动东螺溪整治,要让彰化母亲之河重获新生。
东螺溪是彰化唯一没有水泥化的溪流,自然生态丰富,溪畔有数公里长的台湾栾树步道、超过50种野鸟栖息,但因污水排放问题,让东螺溪常传出恶臭,居民苦不堪言,去年王惠美会同立委谢衣凤及水利署等单位会勘。
王惠美表示,县府争取中央前瞻计画,获经济部核定补助「东螺溪绿廊串连水环境改善整体计画」,总核定金额达7亿6545万2000元,中央补助6.27亿、地方自筹1.38亿,感谢谢衣凤、水利署第四河川局、湖埔社区大学等单位公私协力促成。
县府水资处表示,此计画包含6项子计画,溪湖水绿廊道环境改善-水绿环境改善计画及廊道空间改善工程,将溪湖、二林到埔盐段打造8.3公里水绿廊道,发展自行车道及糖铁轨道;「畜牧粪尿多元利用资源化共同处理中心」,减少粪尿废水产出,让肥水回归农田,创造循环经济。
「东螺溪水体活化及加强灌溉管理计画」引入上游的生态基流量至东螺溪,提升河川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北斗渡船头水文化绿廊环境营造计画」及「埤头木棉花道河畔环境改善计画」则针对北斗、埤头等乡镇,以歷史人文底蕴及精致花卉农业为方向,重现东螺溪渡船头歷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