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统计,截至7月底止,北台湾目前已核定危老重建案共1,396个。

住展杂志调查,其中已公开销售有214个,占已核定件数15.3%;不过当中有37个,基地面积不到100坪,占比逾23%。

住展杂志研发长何世昌表示,自「危老重建条例」实施至今,危老核定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大幅「超车」都更案,但真正对外销售释出仅15%,显示还有极大量的危老案未公开,未来将成为推案主力之一;唯需注意的是,由于危老重建基地没有最小基地门槛限制,因此过多迷你基地重建案,可能把都会区街廓切得更零碎,让大范围都更难以推动。

住展杂志统计,北台湾214个对外销售的危老案中,其中160个集中在台北市,占74.8%,至于基地规模不到100坪的「迷你基地」,竟有37个。

何世昌表示,目前危老案最小建筑基地的建案,是北市大同区「嘉源埕驿」,土地面积仅30坪,兴建为5楼电梯公寓;最小基地华厦,为大安区「大安得逸」,基地仅48.09坪,地上盖到7楼。

另外,最小基地的大楼案为北投「公园大院-乐活馆」,基地70.1坪,兴建13楼;其次是大安区「统创致」,规划15楼,土地面积仅77坪。

另外地上楼层数最多的危老案,为板桥区「兆璞开禧」,规划楼高31楼;至于地下室开挖层数最多,为松山区「敦仰」、「鐫萃」与大同区「三丰云极」,三案都开挖到地下6层。

何世昌分析,危老重建案因单一个案基地大多规模不大、户数较少,因此每户分摊的共有面积相对稍高,多数危老华厦、大楼案公设比介于33%~39%之间,仅极少数不到33%。其中以中正区「富享荣华」29%最低,更是北台湾唯一公设比低于三成的华厦、大楼危老案。

至于公寓,一般仅一支电梯,但公设比多在26%以上,公设比偏高;而公设比最低危老案,宜兰市「文化圆鼎」,公设比约24.75%。

目前单一可售金额最高的危老案为松山区「敦仰」,总案量约150亿元;案量最小的危老案,为新竹市东区「威尼斯行馆」,案量仅约0.55亿元,二者相差高达200多倍。

#最小 #危老重建 #公设比 #住展杂志 #鸟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