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于美东时间16日公布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在7月份中国增持美国国债22亿美元,总规模提升至9,700亿美元,是美国国债第二大债权国。同期,日本则减持美国国债20亿美元,总规模降至1.2343兆美元,仍是美国最大债权国。

综合陆媒17日报导,自2021年底以来,中国就不断减持美国国债,引发市场关注,在中国接连减持下,2022年5~7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均不足1兆美元,而上一次中国对美国国债持仓总规模低于该数字,还是发生在2010年5月。

另在日本方面,在3~4月份时大幅减持美债规模,虽然随后5~6月有所增持,但在7月又重启减持行动。

报导称,目前两大美债债主都在美国升息抗通膨的阶段减持美债,市场分析,美债收益率因升息处于上升阶段,这时投资者会倾向于减持美债资产以降低资产损失,当美债收益率开始下行时再增持。

除了美债收益率处于上升阶段的操作等因素,澎湃新闻此前曾引述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曹誉波指出,中国减持美债还可能因素国际形势影响,包括近年的中美复杂国际关系下,中国减持美债成为长期趋势,中国在2018年加速减持,并在2019年中旬将美债最大债权国地位交给日本。

曹誉波还指出,2022年的俄乌衝突动盪背景下的战略考量,以及作为去美元化过程的一部分,都是中国考量减持美债的因素之一。

但专家预估,基于美债仍是全球相对安全和流动性较佳的资产,美元仍是主要货币需要有适当资产参与全球金融活动,因此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中国降低美债规模的过程仍会相对缓慢。

#债权国 #中国 #美债 #减持 #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