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数周,俄亥俄州及华盛顿州数千教师、宾州疗养院员工、加州心理治疗师,与资方的劳动契约协商破裂后相继发动罢工,施压雇主在薪资等议题上让步。另有咖啡馆、物流中心劳工,举行一日罢工要求筹组工会。

加上夏季这一波罢工潮,美国今年为止的罢工数增加到267件,包括连锁咖啡龙头星巴克的72件、电商龙头亚马逊的9件,与今年兴起的筹组工会潮有关。

还有其他工会和雇主要展开棘手的劳动契约谈判,恐怕迎来更多罢工行动。劳工的诉求包括考量通膨因素提高薪资、改善劳动条件等,反映了疫情重塑就业环境及很多人对工作的态度。

在拜登政府强势介入下,美国铁路业资方与工会15日达成临时性劳资协议,及时阻止原订16日(周五)午夜展开的全国性罢工,避免加剧供应链压力扰乱经济。协议内容包括5年加薪24%。

康乃尔大学劳工研究总监惠顿(Arthur Wheaton)表示,「只要就业市场还是那么好,大家找得到工作,通膨居高不下,挺身而出罢工的风险不大。」

对雇主来说,高通膨加上低失业率,增添劳资协商的压力。美国8月通膨年率8.3%,失业率降到50年低点3.5%。

代表资方的法律事务所Littler’s Workplace Policy Institute共同主席洛蒂托(Michael Lotito)指出,劳动市场紧俏时,聘雇人手不易,人员流动率高,企业也面对质疑,衰退威胁步步逼近下,加薪多少才能符合员工期待。

#工作 #雇主 #员工 #美国 #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