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南国气候仍炎热,使得香蕉黄熟加速,加上次级蕉数量增加,造成香蕉产地跌价,农粮署获悉后,配合民间启动去化作业,一车车载满青蕉的车辆驶进青果社,以每公斤5元价格协助去化,作为畜牧饲料,未来1周将持续关注去化情形,再作后续因应。
农粮署副署长姚志旺表示,虽时节入秋,但南部气候仍炎热,使得香蕉熟化时程缩短;屏东县农业处长郑永裕也说,前阵子降雨多,加上2年生蕉根系品质不佳,导致次级品太多,也是这波价格崩跌原因之一。
据统计,屏东香蕉种植面积超过4500公顷,年产量8万吨、占全台4成,因此蕉价下跌首当其衝。郑永裕坦言,这几周次级蕉送至拍卖市场乏人问津,造成产地一波恐慌,从原先产地每公斤价格2、30元一路狂跌,次级品甚至跌到3、4元,不仅不敷成本,甚至可能影响上品市价,才会有这波去化动作。
但有产地农民直截了当地说,今年因天气稳定、没有颱风,加上这1年来蕉价居高不下,使得许多原本不是专门种植香蕉的农人抢种,几个月前就有蕉苗业者示警,若没扩大行销通路,今年蕉价恐怕又落入谷底,如今一语成谶。
姚志旺指出,去化作业先在屏东内埔、里港、万丹及南州等处试行,1周后会观察香蕉量价情形再做因应,他同时鼓励民眾多吃香蕉,协助农民度过难关。
但去化消息一出,随即吸引农民一窝蜂运载青蕉前来交货,就怕动作一慢,拖至收购时间,反而造成更大亏损。
看着堆成山的香蕉,有蕉农嘆道,蕉土蕉金几年就轮迴一次,真该建立一套预警机制,例如透过年初由农民主动向各乡镇公所申报种植面积,从源头进行数量管控,一旦超出预期就该提出示警。
不过有官员私下透露,确实也曾想过,但过去就针对蔬菜做过预警机制,从育苗场出货的种苗数量,换算成栽种面积进行评估,可是就算真达市场上限,仍无法强制农民禁止栽种,因此一切还是回到市场机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