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选举在长照政见上激出了火花,国民党候选人蒋万安提出:「长照三支箭」,民进党候选人陈时中反讥:「门外汉」、「四个不懂」。身为北市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全台老化程度最高的北市,长照问题被市长候选人重视;忧的是:选民看不到牛肉在哪里,却看到口水满天飞。

至今年7月,台北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有50万755人,达20.34%,今年1月北市率先跨越门槛,为六都中第一个超高龄直辖市。高龄者中,约10万长者属程度不等的失能,但日照或住宿型机构等长照资源严重不足,北市43家老人日间照顾机构,收托量仅1684人,住宿型长照机构仍有4000张床的缺口,高达数百人候补中。

蒋万安已经看到台北市对住宿型长照机构的需求,提出以3亿补助从联医增加500张长照床,等于一床60万,陈时中以法令反驳:联医是一间医院的执照,长照床位上限为「200床」,再指出,以现行法规,无论是3亿或是半年时间都无法达成,就姑且不论「护病比」、「照护比」的差异。

陈时中是否提出对长照机构需求的因应对策?没有。他仅将中央的长照1.0与长照2.0的预算金额与服务体系做一对比,并提出2019年因应总统选举时「长照2.0升级版」──补助长照机构住民、身障机构补贴与日照补助、扩大外籍看护工家庭喘息服务等政府补助型计画。

当时还有另一只未发的箭:为对所有社福长照机构有个5年计画,即私立机构每床每一年补助2万元,公立机构则1万,并藉补助来要求机构过往管理上、空间配置、超收等问题,使其逐年改善。试问陈时中:有何具体计画向中央要求落实于台北市?

目前竞选的职务是台北市长,卫福部政务经验是可做为北市长照政策规画的基石,但市民要看市政的牛肉在哪里。

2020年内湖违法长照机构失火造成3人死亡,烧出许多问题,从弱势长照家庭的无奈、长照机构设立与稽查、北市社政卫政长期未能整合等,此一问题至今未改善,看不到陈时中提出具体因应对策,只听到他指责对手。

北市虽有丰富的医疗资源,长照设施却贫瘠,身为全台六都中老化第一的北市,希望看到候选人能端出长照的牛肉,针对过去北市社政卫政的双头马车、忽视沟通的长照政策、未能整合各局处资源的长照建设等提出具体政见,这才是市长的格局与视野。  (作者为长照政策研究者)

#台北市 #陈时中 #机构 #北市 #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