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法律人出身,劳动部常务次长陈明仁从行政院来到劳动部已逾五年,谈起劳动部业务驾轻就熟。上任逾一年,恰好遇上大疫之后的百业缺工,他带着谨慎态度,认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就摊开检视,针对特定产业就依照产业特性解决,逐一面对问题一定可以顺利找到解方。
从小就立志念社会组,陈明仁急公好义的个性也影响了他的职涯发展,在台大法律系、辅大法律研究所毕业后,他选择走入公部门贡献己力,在84年公务人员高等考试一级考试法制职系及格后,进入行政院法规委员会,开始公职人生。他一路从行政院法规会的科长、行政院参议、后来转赴蒙藏委员会任参事兼主任秘书。劳动部前部长林美珠赴劳动部履新,陈明仁担任主秘,在劳动部歷经《劳基法》「一例一休」二修时期,扛起稳定劳动部内部事务的主要角色。
陈明仁说,行政院法规会十多年的歷练,接触不少劳动部法案,对于劳动部职掌并不陌生,但过去多处理法制作业,主要在审视法规上文意是否有歧异、法规是否调和等问题,走到主管机关,反而面对的是业务执行面。他形容,「这里就像是个厨房,不管是要煮中餐、西餐,都要有自己的想法。」
与主秘一职不同,陈明仁升任常务次长之后,开始代表劳动部、代表劳长许铭春参与不少对外事务,而现阶段劳动部面临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要处理百业缺工。他坦言,当每一个案子不能解决时,就要仔细摊开来看要怎么处理,如何有效地让国内缺工问题获得即时的纾解,是目前劳动部比较多的讨论。
他举防疫解封后,观光旅宿业面临人力缺工问题严重,叫苦连天。他说,过去三年受到疫情影响,原本在观旅业劳工多转往其他产业,当观旅业回温之后,有些留在制造业的劳工考量到薪资、作息,不一定要回流,让观旅业出现急迫缺工。
但不少产业面临缺工,第一个就会想要进用外劳,但目前缺工问题,主要集中在特定产业,不是整个供给面出问题,考量国内失业率仍有3.7%、青年失业率也有8%,不是进用外劳的适当时机。
「劳动部不是铁板一块、不是完全不能考虑到移工」,陈明仁委婉说明,调整观旅业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进用部分工时劳工等,或许就能纾解短期缺工问题,希望国内雇主思考:「不要想再用麵摊价格,来买到高级西餐厅的价值」。
就是这样抽丝剥茧、细细理出问题脉络的个性,让陈明仁在劳动部内获得「不推事、负责任,很称职的文官长」等评价,可见「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是他鲜明的行事风格。他回忆当年高考进入行政院法规会后,遇上921大地震,立刻被派去灾区,负责协调中央与地方法规调和部分。「当时傻傻的、也不知自己要待几天,提着行李就直接到现场」,他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就是这样泰然又谨慎的处事态度,让他仕途顺遂、获得歷任长官赏识。
劳动部前次长林三贵2021年8月届龄退休后,陈明仁升任常长一职,相较于林三贵是标准的「劳动人」,陈明仁虽是「法律人」,但仍不免被拿来和林三贵作比较。他笑说,劳动部上下谈起林三贵,都称讚他是一个「相当安心的力量」,他也期许自己可以成为劳动部安定的力量,顺利推动劳动政策、维护全民的劳动权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