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高端疫苗后的死亡率是否真如指挥中心自己公布的大数据,竟然是BNT疫苗的2.88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可以证明国民党智库提出这样的想法到底是善意,还是恶意?指挥中心不要每次都用膝反射去应对反对党的意见,「夏虫不能语冰、井蛙不能语海」才是井蛙指挥中心的写照。

所有的疫苗都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引起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有四型,除了第一型以外,都不会造成死亡,只会造成伤残。第一型免疫反应是经由鸡胚胎蛋白过敏所引起,会在接种疫苗后30分钟内造成呼吸窘迫致死,这也是接种流感疫苗后必须原地观察30分钟的政策由来。现今所有的新冠疫苗都不是经由鸡胚胎合成的生化制剂,所以在台湾打了那么多新冠疫苗后没有见到任何一个接种过的人属于这种类型的死亡。

过了接种后的30分钟,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是可以致病、可以致残,但就是没法致死。既然没法直接致死,统计疫苗接种后的死亡率当然都是全死亡率。指挥中心以没有区分是否与接种疫苗直接相关来攻击自己公布的数据,也攻击到自己对于接种新冠疫苗死亡鑑定太过缓慢的争议,是自打耳光的行为。拿来挑剔国民党智库给的建议,那更是指挥中心1450化的表现。

在流感疫苗的上市后保护力研究中,看到了很多减少住院、减少心肺合併症、减少保险支出、减少全死亡率的研究,也都成为流感疫苗文献的经典。指挥中心大概只看到可能对绿友友的高端有影响,就反射出违反疫苗研究的公卫论调来反驳,确实是没回顾流感文献的井蛙行为。

如果要统计疫苗相关的死亡,因为疫苗根本不会直接致死,绝对相关死亡对任何新冠疫苗一定都是零。全死亡率在BNT已经打了1930多万剂,高端300多万剂的情况下,已经没有数目过少的疑虑了,只有高端临床试验2+3期的3000多人不愿意增加才是欺世盗名的行为。由于新冠疫苗是全人口接种,以人口族群分布不均来挑剔,也是站在医疗,而非公卫观点的论调。所以还是请指挥中心的那些医疗专家,别再窃占公卫的角度装模作样了。

国民党智库提出的全死亡率的统计在公卫上是站得住脚的,在医疗研究上或许能挑出瑕疵,但瑕不掩瑜。是要为全民还需要一直接种疫苗时,提供一些公卫上的选择。指挥中心这种鸡肠鸟肚的回应方式,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定位,到底是全民的指挥中心,还是高端的指挥中心?到底是在指挥疫情,还是在指挥民进党选情?(作者为退休公卫人员)

#免疫反应 #高端 #公卫 #指挥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