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结束,习近平将展开第3任期。会中通过的政治报告及党章修正案,代表习近平最新政治思维和世界观,将对未来的中国、台湾乃至世界带来极大的影响。台湾作为中国与世界交融与交锋的第一线,必须要有敏锐的感知。
斗争与改革开放并列
二十大决议文延续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述,相较十九大首次端出的「习思想」,此次会议有许多新的扩充。最大看点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的提出。「习思想」已取代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理论,也意味邓小平政治路线的转轨。换言之,习近平的「新时代」以2012年十八大为起始,或将统领中国大陆至2035年乃至更远。习近平已掌控人事全局,可预判「习思想」将全面主导大陆对内对外各项政策。
就经济战略而言,根据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始于邓小平时代的「坚持中共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被延续下来,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遭到降格,而以「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取代,并强调「兼顾发展与安全」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另一方面,将「斗争」二字与「改革开放」并列,但重申「和平发展道路」的既有主张。透过上述概念在顺序、频率上的变化,能看到习近平的治国图景。
在对内经济建设方面,习近平决心将大陆改造为一个在国家力量主导下,以高端制造业为引领、把供应链握在自己手中的数位科技工业强国,拒绝依照欧美国家的现代化路径,发展成为金融资本经济体。由他在二十大中高举着「共同富裕」的旗帜,要求「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可以预知未来大陆将透过法制、行政力量,深度介入财富分配过程。
因此,过去20年间,在大陆急剧膨胀,甚至「大到不能倒」的金融资本和房地产经济支柱,可能走下歷史舞台,过程中难免引发阵痛与震荡,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效应,但习近平义无反顾。
在对外政策方面,北京对美国及西方社会将「敢于斗争」,甚至不考虑对经济利益可能的不利影响。大陆不再走金融资本至上路径,西方金融资本将失去对北京的影响力。邓江胡时代的华尔街财团,曾对中美决策者产生调和鼎鼐的作用,将成为明日黄花;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将察觉,必须真刀真枪与北京在尖端科技、高端制造业及重要产业链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台湾审慎因应美中对抗
「习核心」格局将更稳固、政治原则更钢性,但这不代表决策的理性和灵活性会随之削弱。例如二十大期间彭博社披露大陆正考虑将防疫调整为「2+5」,再如二十大后德国总理萧兹即将率团访问北京。这些讯号都说明北京不会「闭关锁国」,但北京会更倾向选择性地与西方交往、对国际开放。是否有利于中共政权的安全、意识形态的坚持及科技的自立自强,将成为北京决定与西方是「斗」还是「和」的重要判准。
至于台湾的未来,中共二十大并未将「完成统一」放诸「中国式现代化」任务之前,大会决议重申「反独促统」的既有论述,党章修正案只加入反台独相关语句,突出大陆绝不模糊的坚持,但没有任何「行动」的规画或承诺,这说明北京至少在未来5年内,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有具体军事行动。但毫无疑问,习近平视台海情势为「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风险来源,这一方面是民进党政府坚持抗中、不放弃台独所致,另一方面也和美国操作台海议题,被北京认为「突破红线」有关。
因应习近平第3任期治国理念,民进党政府除在法理问题上继续「不挑衅」外,更要以「不求战」的审慎态度因应美中大国对抗情势。两岸政治分歧问题解决前,美国对台湾的支持非常重要,但美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台湾也应该有自己的发展道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