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高层人事底定,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认为,「习家军」大获全胜,显示政治忠诚大于潜规则与治理能力,名单同时也有因应中美战略竞争的意味。
王信贤23日接受本报访问表示,本届政治局委员与常委名单打破诸多既存规则,包括「七上八下」转为「能上能下」、政治局委员人数减少、政治局未保留女性名额等;就连常委名单排序都改变,未如过去以职位或资歷为准则。
王信贤分析,对习近平的政治忠诚,是本次人事安排的重要关键;这些「习家军」包括习的旧部、之江新军、陕西系、军工系等;团派则几乎「灭团」,其中胡春华最令人意外,出现于中委名单却不入局,应会退居二线至人大或政协。
王信贤判断,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亦是名单的重要考量,即针对长期的中美战略竞争进行布局,让外事与军事方面有能力、有经验者继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他举例,这包括打破七上八下规则留任的大陆外长王毅及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政治局也有多位「军工系」背景人员,如任职于东部战区的何卫东。然而,具财经背景者甚少。
今年入局者中最年轻的李干杰、李书磊、张国清、陈吉寧,均生于1964年,王信贤分析,这4位皆由习近平一路提拔,显示习想建立自己的梯队接班。他说明,习近平从地方开始布局自己人马,相关官员过去十年晋升顺利且速度加快,直到现在入局「开花结果」。
王信贤预期,习近平未来可能设定一些刚性且明确的规则,为自己任内与未来的人事晋升建立标准,以利于权力接班。他补充,未来在预测中共人事上,应纳入传统政治关系的考量。
作为唯三留于政治局常委会的王沪寧,政大东亚研究所教授兼所长锺延麟先前即预测可能有此结果。他解释,王沪寧成功为习近平在歷史论述和意识形态上步步经营和铺陈,包括:提出「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復兴」、制定第三个「歷史决议」等,都有助习突破两任任期限制,因此对习而言乃为有功之人。此外,王沪寧有「笔政」之功和之能,在政治上又不对习造成实质威胁,因此留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续获重用并不意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