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早,美国海事合作组织前主席、哈德逊研究所兼任研究员罗伯兹在《纽时》投书以〈是时候打破中国对海洋的控制〉文章向美国警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海洋强国,数以千计商船在海上航行,…中国海洋发展近来已经对美构成威胁,呼吁尽早採取对策」。

近期中共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揭露中共在过去9年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取得许多重大成就。声称:「中国企业在伙伴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430多亿美元,创造34万多个就业机会」。也由于中共政府2013年倡议「一带一路」,并向海外国家大量投资公路、铁路、桥梁和港口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宣称上述对于该国的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然对于上述者,西方各有褒贬之外。另据国外媒体报导,近期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中远海运)收购德国第一大港汉堡港托勒奥特货柜码头35%股份一案,将于德国总理萧兹11月初将访华前的10月底,完成收购。近日德国联邦政府各部门达成妥协,只能允许中资入股24.9%,以防止中资获得汉堡港的营运决策权。此举将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近十年间中共大肆在海外投资国外国际商业港口,建立海外基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驱使成为美日等军事同盟一段时间攻讦中共戮力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最佳话题。

美国这种到处找国际头号敌人的策略,东南亚国家明显从军经完全依赖美国,转向军事安全方面没有完全依赖美国、部分军事合作也会与中共建立关系,这方面如中共对外军售、协助他国加强军事设施等。

当然,中共的重点则是到处寻找在海外的经贸投资国家与地点,才是扩展海外实力的不二法门。海外基地的投资布置,将是习近平时期2013年起发展「一带一路」政策,以及前者之下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海权发展。

美国海军在上世纪独领风骚,海外军事基地遍布全球,师承马汉的「海权论」中「海权控制」部分;然时至今日,个人观察到中共如果套用马汉「海权论」,对于海权的遂行与运作之下「海洋使用」部分,运用庞大数量的商货船绵密地航运,将传统海权利用国家海外殖民地,取得海外的军事战略据点与主权,转换成为建立远洋经贸航运体系、海外商业基地、扩大对外经贸市场等「海洋使用」方面。

相信,马汉的「海权论」在21世纪的今天,中共除了在「海洋控制」方面,在既有号称「中国的马汉」刘华清在上世纪的带领下,其海军从「近海防御」战略,到习近平时期已达「远海战略」发展,使得海军整体发展跃居全球海军排行前几名,亚洲区域龙头。但军事战略发展始终离不开,服膺前述国家经济战略。对此,中共在21世纪的今天,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与实际运作下,另有全新对马汉「海权论」在「海洋使用」上的诠释与使用。

随着,中共「20大」的闭幕,习近平取得第三任国家主席权柄后,立即有越南总书记、巴基斯坦总理、德国总理等高层访问大陆,相信前者将牵动东南亚、南亚、欧洲等国家领袖定急于与中共在「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发展经贸互动,以利自己国家经济发展、富利于民。这种经济发展局势,将促使中共更加提升其在全球的政经地位,突破美国传统军事围堵的紧箍咒。使得习近平在接下来五年的任期,带领中共坐往「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宝座,将成为眾所瞩目的焦点。(作者为陈守仁孙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文化国发所博士)

#中国 #美国 #投资 #海权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