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日新增确诊数仍达3万多例,市场预期,今年整体理赔金额将上看1600至2000亿元,理赔状况持续下,产险业预估,撑不住的业者,恐怕会再有第二度或第三度增资计画。
根据统计,富邦产险防疫保单最多,理赔金额也最大,累计1至9月理赔近390亿元,国泰产赔逾165亿元,新安东京理赔超过200亿元,和泰产近百亿,兆丰产理赔超过75亿元,而中信产也已理赔逾50亿元。在全力配合政策之下,各家产险业者防疫险理赔大失血,公司净值、RBC数字下滑,业者纷纷启动现金增资。
产险业者表示,今年4月起防疫政策从清零走向与病毒共存,与原来防疫保单设计条件不同,5月疫情大量爆发时,为维护医疗量能不致崩溃,产险业者全力配合政府相关防疫政策,并弹性放宽理赔标准。
例如,依防疫险保单条款,被保人「住院诊疗」时才能请领住院日额保险金,但在轻重症分流原则下改为居家照护,为尽量符合保单条款及被保险人权益,并将医疗量能保留给紧急使用者,产险业者全力配合政策从宽认定住院日额保险金的理赔。
产险业者表示,各家公司几乎总动员加班,赶核保、理赔审核,努力履行保单契约,善尽社会责任,理赔金额动辄数十亿元甚至数百亿元,公司苦吞财报赤字亏损,但还是被大眾误解,「实在是很委屈」。
回顾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2020年产险业者纷纷推出防疫保单商品,期能发挥保险功能,填补民眾染疫、隔离之经济损失。
同时,企业界也慷慨解囊,捐赠医疗机关及疫苗採购,希望发挥安定社会的产业价值,例如富邦集团整体防疫相关捐赠近5亿元,其它大型公司包括台积电、鸿海、华硕、仁宝等也投入捐款,力挺第一线医疗院所与政府防疫专户,携手共度疫情。
针对产险业者的作为,金管会主委黄天牧多次在受访中肯定产险公司支持政府防疫政策,一定程度上善尽社会责任,如居家照护有用药、医疗行为亦比照住院给付,让保单真正照顾到保户。
后疫情时代来临,产险业者指出,防疫保单的鉅额理赔,大幅影响风险胃纳量,导致能承接的保单份额恐有下修压力,消费者可能将面临产险业风险限额紧缩,有风险买不到保障的处境;防疫保险风暴的后续影响,将是业者、主管机关及消费者未来需共同面对的课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