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副院长沈荣津3日出席第二届《工商时报数位金融奖》颁奖时指出,从产业自动化、电子化到智慧化,现在进到工业4.0,倘若没有过去IT产业电子化带来科技产业荣景的20年,就没有今天的升级转型,可见导入数位化是传统制造业和金融业提升竞争力最大的后盾。

沈荣津致词指出,「工商时报主办的数位金融奖活动立意良好、很有意义」,因为导入数位科技可以有效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扮演产业发展很重要的关键。

沈荣津回忆十多年前,台湾产业从自动化进到电子化、数位化的过程,当时美国在台协会邀请时任行政院政委杨世缄到美国考察,回来以后杨世缄说,「台湾在面对制造业尤其高科技产业,电子化转型的压力已经来了,若没有把握住,台湾过往在接国际大厂订单机会,一定会流失。」并随即要求经济部启动产业电子化(即数位化)的转型计画,以资通讯产业、IT产业作示范性计画,将美国作法在台湾落实。

沈荣津说,当时确实是很好时间点,花了一个月把产业电子化方案定调,再花一个月把IT产业电子化时间具体化,那时国际大厂对台湾代工业者有相当大期许,当有软体导入后,国际大厂直接在美国的萤幕看今天下了多少订单,在美国总部一目了然。

沈荣津说,那一次虽然挑战,但奠定台湾IT产业20年荣景。从自动化到电子化到现在智慧化和工业4.0,可看到制造业机台都装上各式各样感测器。未来机器运转状态透过感测器丢到平台上,透过大数据搜集并掌握最新情况,然后导入SaaS(软体即服务)等应用服务软体,做出最佳化导入和决策,提升企业竞争力。

沈荣津也笑说,一开始推动工业4.0不是很顺遂,疫情严重后,产业才感受到工业4.0的可爱,赶快透过海外主管进入工业4.0,也就是说,疫情升温给台湾带来产业升级转型的动能。

#沈荣津 #美国 #电子化 #导入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