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在演讲时谈「生命的宽度」,摄影家阮义忠5年来也以同样的理念,为阮义忠台湾故事馆策办了20檔双个展,除了自己的作品,也与另一位跨领域的文化工作者对话。集结了今年度四檔展览的专书《生命的宽度》也揭示着后疫时期,座落于宜兰市的台湾故事馆所面向的生活与台湾记忆。
与龟山岛感情深厚
阮义忠总是说:「每个人都无法掌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但生命的宽度就可以自己作主了。」跟越多的人事物产生关系,生命的宽度就会越大。2018年元旦开幕迄今的阮义忠台湾故事馆,从最初单纯定位为个人工作室,到转而成为面向民眾的公共空间,作为主理人的阮义忠始终认为:「每一年,每一次双个展,都要考虑时代、社会,以及对观眾的意义。」
回顾阮义忠《人与土地》系列的同时,今年阮义忠在故事馆规画的首檔双展,从家人、家族出发,阮义忠以2018至2021年回到头城后每日看望、记录的龟山岛为题,他表示:「龟山岛对我而言意义又不同,在岛上还有人住的时候,我的家族有一半的人都住在龟山岛。」长期关注人文纪实摄影的阮义忠甚少以风景为题,但「龟山岛是它来找我的!」除了捕捉大自然的蜕变,也以龟山岛为背景,收集了一系列人与海的日常,也看到了疫情管控时期净空的海滩。相应于《我的龟山岛》,阮义忠策画了宜兰画家黄玉成《我的家人》系列画作同展。
「在台湾,很少能看到以植物学角度的植物画。」阮义忠自言「从第一眼就喜欢」的黄湘玲植物画,细致的水彩工笔让阮义忠感佩「比摄影更写实」。呼应黄湘玲《植物情人》所隐含的寓意与情感,阮义忠则是展出自己早年记录的森林铁道系列,铁道沿途的村景,村民视铁道也是步道的即景,记录了过去宜兰的发展过程及今日杳无人烟的铁道的对比。
用影像与秘境对话
921大地震之后投入记录「希望工程」的阮义忠,也结识了一位宜兰同乡建筑师黄建兴,常在各工地跑来跑去拍摄记录的阮义忠,也为黄建兴留下了一些身影,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设计的学校不仅好看还好用,不仅拥抱大自然也与在地特色结合。黄建兴至今打造了全台100多所学校,以《人.教育.本土》为题呈现了新生的学校,而阮义忠也以《慈济.希望工程.黄建兴》呼应,除了看见学子们在新的校舍内枝叶茁壮,也看到幕后默默耕耘的建筑师黄建兴的身影。
「熟悉霍荣龄的人也许知道她是台湾很重要的平面设计师,但她其实也是很优秀的摄影者。」阮义忠今年《生命的宽度》最后一檔所规画的,即是与霍荣龄的双展对话,从早期《综合月刊》、《小读者》等刊物,霍荣龄设计品总是「非常会挑照片」,在阮义忠看来,正因为霍荣龄本身的摄影功力「说她领先很多前卫摄影师也不为过!」从刊物、金庸丛书,到云门舞集、两厅院开幕季、国家公园视觉设计,霍荣龄的设计品也代表着台湾社会的成长脉络。阮义忠便以40年前拍摄的宜兰秘境「大湖」与「双连埤」的影像与之对话。
从家人、自然、建筑到台湾社会的变化脉动,阮义忠的镜头也从龟山岛到兰阳平原,穿梭在不同领域与时空背景下,展现「生命宽度」的视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