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水利局长蔡长展指出,高雄产业用水资源不足,因此,早在监察院长陈菊担任高雄市长的时代,就启动多元水资源政策,现任市长陈其迈延续执行,特别是在产业积极进驻北高雄的情况下,增设桥头再生水厂、以及楠梓再生水厂。

目前已经启用的凤山再生水厂、以及临海再生水厂,兴建预算各约26亿元和40亿元,由欣达、中鼎二家公司联合承揽,每日供水各约4.5万吨和3.3万吨,主要作为中钢、中铝、中油、李长荣科技、李长荣化工、中石化等产业水源。

他说,日前签约的桥头再生水厂,工程经费50亿元,由欣达环工BTO,2026年开始供水,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进驻楠梓产业园区的台积电,每日供水量3万吨。

至于规划中的楠梓再生水厂,每日产水量约7万吨,蔡长展表示,除了其中的5万吨将提供给台积电的产业用水,另外的2万吨则将提供给楠梓科技产业园区的日月光使用。

他说,楠梓再生水厂预定明年底招商,预定2028年开始供水,经费粗估约70亿元,如果再加上前三座再生水厂,总预算达186亿元,高雄也将在2028年开始,拥有四座再生水厂,每日供应17.8万吨的再生水,这四座BTO(兴建移转营运)再生水的工程费用,由内政部出资92%,高市府负担8%。

#供水 #再生水厂 #万吨 #台积电 #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