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过去对中国大陆市场的高度依赖,蔡政府虽投入庞大费用,来纾解农渔产品面临的滞销压力,然而根据官方统计,2022年1~9月台湾农渔产品出口数量计142.9万公吨,总金额为39.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65.7万公吨,总金额为49.1亿美元,分别减少13.7%及18.7%;特别是遭中国大陆禁运的生鲜冷藏凤梨、释迦、莲雾出口数量分别减少23.8%、80.3%及95.18%,显示目前仍难以填补失去中国市场的份额。
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台湾农业多属小规模经营体,且未能加入区域经贸合作组织(如RECP或CPTTP),未享有优惠关税甚至零关税的待遇,想开拓稳定的新兴市场更属不易。为了台湾农渔业的稳定发展,自然不宜放弃具广大消费力的中国市场;不过基于风险管控,台湾农产外销不仅需分散市场,更需要建构两岸农产品风险监控机制,降低风险,而不是继续用意识形态,用政治语言来推升两岸人民的仇恨值。
毕竟目前台湾输中的农渔产品,非具有不可替代性,何况中国大陆消费力增强,对高品质蔬果的需求大幅提高,当地消费者正逐渐成熟,不再为产地买单,不再以价格为唯一考量。配合此一趋势,智利樱桃、厄瓜多南美白虾、菲律宾香蕉、泰国榴槤、越南火龙果等,正积极深耕中国市场,透过品种差异化、反季节特性或成本优势,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这对强调品质优势的台湾农产品是机会也是挑战。
细究台湾农渔产品屡屡遭禁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岸关系恶化及存在食安疑虑。过去当两岸关系融洽,中国官方对来自台湾的农渔产品,给予诸多关税检疫通关等优惠,即便检出有违反大陆食安规定的产品,也以将该批有问题产品销毁,退运,烟熏等方式为之,未採取全面禁运措施。如今两岸关系恶化,原先建立的沟通桥梁几乎断裂,不仅中方不再独厚台湾农产品,台湾官方也将问题导向系中共恶意打压,而不是如台蕉输日遭日方检出杀菌剂百克敏超标时,农委会并未指责日方刁难,反而採取加强辅导农民落实田间管理、遵守用药及安全採收期规范;辅导包装场强化选别作业及有害生物检查;请防检局加强取样检查,确认出口农产没有有害生物,才能核发输出植物检疫证明书等措施;同样在面对蝴蝶兰输美被检出杂草遭退货时,也是要求国内业者做好品质管控并提高检验率,与输中农渔产品遭暂停输入的激烈回应,明显两套标准,这样的作为只会让两岸关系更加恶化,让台湾水果及水产禁令难以解除,受害的还是台湾农渔民。
常言道:『解铃还须繫铃人』,中方既然认定两岸属同文同种,理应善待自己同胞,古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便要打击台独也要精准,不应拿农渔民当代罪羔羊,反失去更多的民心。至于台湾官方也应摆正心态,面对输中农产品的食安问题,应採与美日同样标准,由主管部门协助农渔民确实检讨整个产销环节,找出疏漏所在,亡羊补牢并将整个过程暨资料公开透明,欢迎外界检验以昭公信。
农产品输中金额虽只占台湾外贸总额极小部分,但是粮食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重要性不亚于先进武器。面对农渔产品遭禁,政府採取大量补贴或可暂时安抚农渔民情绪,但是不愿正视问题的结果,将会让台湾农渔业失去国际竞争力,使得粮食安全危机隐现,届时即便购买再多武器,也难以保护台湾民眾的生命安全。
在自由民主台湾,透过选票是展现民意的重要工具,此次九合一选举,执政党继续高举抗中保台来争取选票,农业县市不妨用选票结果,来检验多数农民究竟希望透过与中国大陆协商,恢復正常通关,还是支持蔡政府强硬应对,中国大陆对台水果及水产实施禁令的作法,由民心向背决定政权去留!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