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预算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的新增欠税金额大约66.41亿元,相较于过去新增欠税金额大约90到百亿元,明显减少,不过累计的欠税额已经达到1533.77亿元,立院预算中心力促,政府应採取具体有效的催缴和税捐保全,并与行政执行机关协力办理,维持租税公平。
资料显示,2021年新增的欠税款仍有66.41亿元,导致累计的欠税金额攀升至1533.77亿元,细究积欠金额,以大额欠税占多数,累计至2021年底止,1000万元以上的欠税款高达818.17亿元,占比53.3%,未达1000万元者约有715.60亿元,占46.7%。
五区国税局欠税取得执行凭证数逐年增加,但徵起的比率甚低,立院预算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1年欠税取得的执行凭证介于442.74亿元到808.19亿元之间,但是取得凭证后徵起数大约是1.87亿元到2.44亿元,徵起比率0.28%到0.55%,呈现趋势下降。
其中大额欠税取得凭证金额介于164.69亿元到336.74亿元,但是同期间徵起数仅2017年还有3183万元,其他多为0,官员表示,大额欠税款取得执行凭证后,也几乎没有财产可以执行,徵起不易,多数欠税难以追讨。
进一步来看「陈年欠税大户情形」,资料显示,五区国税局超过1000万且10年未徵起的欠税今仍高达488.06亿元,其中已经取得执行凭证但是未徵起金额251.35亿元,占比51.5%,移送执行未结有230.8亿元,占比47.3%。
立院预算中心表示,虽然可藉由查封、拍卖、管收、限制出境等手段催收,但是对于早已计画脱产的欠税大户执行成效有限,五区国税局应在欠税初期即採行具体有效的催缴与税捐保全措施,并与行政执行机关积极协力处理且善用规范及现代资讯技术以强化相关徵收成效。
为了防止欠税者隐匿或移转财产等脱产行为规避税捐,《税捐稽徵法》2021年12月也已经修法,将可声请假扣押的时间提前。时点由「缴纳期届满」提前至「法定缴纳期间届满日」或「税单送达日」就可声请假扣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