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21日公布10月外销订单统计,虽然国际品牌智慧手机新品效应延续,但全球经济受通膨及升息影响,终端需求走弱、客户持续进行库存调整,加上去年同月基期较高,10月接单金额较预期更差,降至554.0亿美元,年减6.3%、连二黑,创2020年2月以来最大减幅。各货品仅电子产品一枝独秀。
展望未来,统计处长黄于玲表示,车用电子、高效能运算、云端资料中心等新兴应用及数位转型商机持续,加上欧美年终採购旺季及农历春节备货需求陆续释出,均可望挹注外销接单成长动能,但全球通膨及升息压力续处高檔、俄乌战争未歇,以及中国大陆坚持清零政策,这三大因素持续影响全球景气、增添经济前景不确定性,预期11月外销订单将来到540亿美元至560亿美元,年减14.5%至17.6%,恐出现连三黑。
终端需求趋缓、外销订单9月起开始翻黑,虽然今年前十月累计订单金额为5644.7亿美元,续创歷年同期新高,年增4.4%,但全年金额能否维持正成长?黄于玲表示,只要11、12月平均订单金额至少达到549亿美元以上,全年有望守住正成长。
从货品别观察,各主要货品接单均受终端需求走弱、产业链调整库存影响,只剩下电子产品一枝独秀。电子产品188.6亿美元,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9.6%,为连续33个月正成长。黄于玲解释,因5G、高效能运算、车用电子等新兴科技应用需求持续,以及年底备货效应显现,带动晶圆代工、记忆体、晶片通路等接单成长,但部分终端产品需求疲软,导致IC设计、液晶萤幕接单减少,仍抵销些许增幅。
资讯通信产品部分,受惠于国际品牌智慧手机新品效应、数位化及云端资料处理需求仍在,但因终端需求走弱,客户调整库存,导致笔电及显示卡接单减少,加上去年同月基期较高,资讯通信产品184.5亿美元、年减0.3%,今年以来第三次翻黑。
传统货品方面,因业者对设备投资意愿转趋保守,加上部分产品价格低于上年同月,致塑橡胶制品、基本金属、化学品及机械分别年减 38.3%、35.6%、31.0%及25.3%,但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维持高檔,矿产品接单金额增至14.2亿美元,年增56.7%、延续20个月以来正成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