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蒋勋1983年创立东海大学美术系,与许多当代艺术家结下40年师生缘,他今年与学生董承濂推出双人展《40年来》,呼应时光的痕迹,并在时光中有了开创。
蒋勋回忆当年创系,「同年7月第一届30位新生到校」,曾永玲就是其一。曾永玲随着蒋勋自美国爱荷华访问时认识,并延揽至东海开创金工创作课程的艺术家徐致莹,也一直专注于金工艺术,并在深造之后返回东海任教,董承濂就是曾永玲的杰出学生。
「40年来,第一届的学生由20青春转入花甲」,而传承至董承濂,他也随着老师的脚步,毕业后赴奥勒岗大学深造,并把金工和光影、声音、磁悬浮结合,创作出华丽而魔幻的现代装置艺术。董承濂在美得到「forty under forty」大奖。
董承濂此次联展作品,以繁复细腻的手工,完成《花时》、《花间》、《花花》、《时间》4组作品,有以多重媒材为造型基底,再以金属顏料及铅笔细细勾勒花朵于时间里的状态;也有解构萨克斯风的金属、老时钟的木头再重新建构的新生命体。
对应于董承濂的华丽,蒋勋以王维「万事不关心」的心境,在家读书、抄经、写字画画。「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在纸上布上,留下淡墨水痕:《坐看云起》是王维的山水,《山随平野》是李白的倒映,那些对他而言有如茶盅余渍纪录,便是日常点滴与记忆。「生命的缘份,有长有短,有深有浅」蒋勋珍惜40年来时光的心情,在《40年来》与曾永玲、董承濂聚首,各抒各的「40年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