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总裁杨金龙29日指出,台湾过去面临数次通膨衝击,央行运用多元政策工具,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有效减缓通膨衝击,政策工具箱包括利率、匯率,及货币与信用管理三大工具,透过资金借贷成本及数量,影响实体经济,落实多重目标,使得长期以来通膨维持低且稳定。

杨金龙应中研院经济所邀请,以「台湾的通膨与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为题演讲,他表示,台湾面对四次通膨挑战,包括1971年至1982年台湾的高通膨时期、1983年至2007年通膨转趋温和时期、2008年至2020年台湾通膨低且稳定时期、2021年至今台湾通膨走升期,主要多来自外来的供给面衝击(即输入性通膨),政府因此积极採行供给面措施因应,央行也运用多元政策工具,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有效减缓通膨衝击。

杨金龙强调,央行政策工具箱包括利率、匯率,及货币与信用管理三大工具,透过资金借贷成本及数量,以影响实体经济,落实多重目标。即价量并行、渐进紧缩货币政策,抑制通膨预期。

今年以来央行三度调升政策利率,合计共0.5个百分点,并二度调升新台币存款准备率,合计共0.5个百分点。杨金龙说明,与美、欧等经济体比较,台湾紧缩货币政策程度相对温和,主要是美、欧等经济体积极紧缩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对台湾的经济、物价与金融带来紧缩效应。

由于国内物价今年上涨,主要受供给面因素影响,政府持续以供给面措施因应,对整体物价的稳定有很大的帮助。央行则採行价量并行方式,适度紧缩货币政策,制约通膨预期。结果使得台湾物价涨幅,相对美、加、欧及部分亚太地区来得低。

杨金龙认为,2021年至2022年台湾平均CPI年增率为2.5%,输入性通膨压力主要来自国际原物料及商品行情上扬,且今年新台币贬值,也增加进口原物料及商品成本,但国内通膨尚属可控。央行货币政策因应当前通膨情势,採行价量并行、渐进紧缩货币政策,抑制通膨预期。

统计今年前十月以美元计价的进口物价指数年增率为11.17%,因新台币对美元较上年同期贬值5%,使得以新台币计价的进口物价涨幅升为17.1%,估计将让今年CPI年增率上升0.12个百分点至0.25个百分点,若今年新台币对美元平均贬值6%,对CPI年增率影响为0.15个百分点至0.3个百分点。

#政策工具 #央行 #杨金龙 #货币政策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