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转基金捐赠国家影视听中心的片单中,包括侯孝贤、李安、蔡明亮等大导演的早期作品,原本应该是好事一桩,不过国发会的使用条件,似乎是要每个人在观赏电影时,嵌入「党国不分」的歷史回忆,这举动不仅没事找事,更糟蹋珍贵文化资产。
中影前身为中央电影公司,成立初期制片均以政策为导向,这是党国时代的歷史共业,毕竟要能够拍出如国发会所言,动员国军协助拍摄的爱国军教片《英烈千秋》、《八百壮士》,岂能无党国背景?
民进党2016年重返执政后,透过促转会、党产会追杀国民党,甚至连附随组织都不放过,救国团、中影都难以幸免,即便中影已经由民间企业接手,促转会也没放过,透过行政手段断其金脉,逼其妥协。
促转会也好、党产会也罢,既然是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当然有千百万个理由可以认定中影「窃国」。但平心而论,若非当年的中影支持,怎能有侯孝贤、李安、蔡明亮等大导演的鉅作流传迄今,本可用「时空背景不同」来解释,这时候又被双标不认。
任何制片人、导演、演员,都可能有不堪回首的过去,甚至进过监狱,但也不会在电影的任一画面,标注所犯过的罪行。国发会刻意把「转型正义」挂在口中,是揣摩上意或政治操作,自个儿心知肚明。
或许中影确实犯了党国不分的大忌,但既然政府追回来了、也收归国有了,那就是全民资产,更应该善加利用,且就「艺术归艺术」的角度,都没必要当观赏电影时,还要贴上「转型正义」的政治标籤,那不就跟过往放电影前唱国歌一样愚蠢?
当这些珍贵电影作品收归国有后,国发会该思考的是善用这些电影,让「台流」远播国际,让全球看到台湾的软实力。至于来源是否符合「转型正义」,真的没那么多人关心,看个电影不需那么沉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