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解析,此交易报价偏离过大,并非由权证造市商挂单,买卖双方皆为投资人,虽交易程序正常,但单日成交额度可达「千万」等级,且会选择无涨跌幅限制的海外ETF标的权证作为交易商品,且交易金额,买卖价格差异较大,通常也会有券商内控机制提醒,研判并非一般股市小白「手滑」造成,实际交易目的还需主管机关进一步了解。

券商主管认为,就实际层面来看,不见得是胖手指导致,有些交易细节值得注意。第一、以市价买进权证成交金额达2,800万元,对一般投资人来说,单日成交额度不会开放到这么高,通常需要经过申请,或财力门槛较高,交易经验丰富的股市老手。

第二、权证商品若是以现股为标的将有10%涨跌幅限制,而以海外ETF为标的的权证则跟随追踪标的未有涨跌幅限制,因此才会出现开盘即暴涨2,799倍的天价涨幅,仅成交100张就达到2,800万交易金额,会以此类权证商品挂市价买进实属少见。

第三,对于投资人单笔交易金额突然放大,或是权证下单报价过高的情况,券商经纪部门内控机制通常会先进行了解,再次确认是否真有下单意愿,防堵错单事件。且由于该檔权证成交条件太过价外,超出理论价太多,因此权证相关部门也会格外进行关注,研判应该是熟悉权证商品的投资人进行此次交易。

针对此次22日出现疑似权证交易「胖手指」事件,券商公会表示,目前实际交易状况仍在了解中,不太能断定是何种原因导致,但强调会再与权证发行商及证交所在相关制度及交易等各面向进行意见交换,健全市场机制。

#交易金额 #投资人 #权证 #暴涨 #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