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在健康上的支出是强化生活品质、幸福与繁荣的投资,而不是成本。专家认为,医疗支出与国民的健康具有相关性,经常性医疗支出占比不高的国家,国民健康很难会跟着好,前提是有足够的资金和投资,若投资的比例不够高,台湾在医疗保健上,就不会有好的表现。
长庚大学管理研究所暨医务管理学系教授卢瑞芬表示,经济学家Michael Grossman在1972年指出,健康是一种消费财务,会进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让消费者得到满足,感觉到健康真好。另外,健康也是一种投资财,有了健康,就可以决定从事各种市场、非市场活动的可用时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投资健康。
Michael Grossman说,消费者对医疗的需求,是引申至对健康的需求,换句话说,如果医疗无法产生健康,民眾就不会需要医疗,而投资医疗就是产生健康的其中一种方式。
卢瑞芬表示,印度2019年经常性医疗支出占国内生产毛额(GDP)的比例为3.01%、斯里兰卡则投入4.08%。相较之下,印度的平均余命为70年,斯里兰卡足足多了6年。而在婴儿死亡率方面,印度为27/1000活产数,斯里兰卡则为6/1000活产数,不到印度的4分之1,原因是斯里兰卡将有限的资源投资在公共卫生上。
美国则是最失败的例子,其在2020年经常性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高达18.8%,但人民的平均余命只有77年,婴儿死亡率为5.4/1000,卢瑞芬表示,虽然美国医疗费用最高,但健康成效却低,在OECD国家中敬陪末座。
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新光医院副院长洪子仁表示,经常性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高,健康指标是否也会高很难说,美国就是一个例子,不过可以知道的是,经常性医疗支出占比不高的国家,绝对不会有好的表现,医疗支出与国民的健康具有相关性,而非因果关联。
洪子仁指出,总统蔡英文、副总统赖清德、行政院长陈建仁都曾指出,后疫情时代显示,我们要建构一个有韧性的医疗照顾系统。他认为,建构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资金和投资,将钱投资到健康,亚洲国家的日韩,就已展现得比台湾更好,台湾要跳脱成本控制思维,改採价值创造思维,增加对健康的投资,才能提高生命品质,让民眾过得更幸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